1、 暑期银行实习调查报告 统观*市工商银行、商业银行、农业银行近期开展消费信贷的状况,具有 以下特点: (l)以住房为主的消费信贷业务起步较早并不断完善,其他业务正逐 步展开; (2)总的讲消费信贷业务虽有进展,但量小,拓展狭窄; (3)各行依据 扩大内需的要求,均在加紧设计新品种,制订新制度、新办法,随之银行之间也 进人了一个新的竞争阶段。 (一)当前开展消费信贷的难点 1各层次居民收入的不确定性。深圳市的人均收人水平虽然在全国各城市处于 前列,但收入的分配差距极大。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具有工作性消费的性质,如买 得起私车的人有公车坐,有钱作观光旅游的人往往有机会作商务旅游等;中等收 人阶层是最具
2、消费信贷潜力的消费者,但受公务员制度改革、国企改革等因素影 响,未来收入具有不确定性,购买福利房、微利房挖走了一部分收人,一般耐用 品购置则无需贷款也能消费,高档消费品如汽车虽然极具吸引力,但养车费使贷 款购车者望而却步;而低收入者为了生存和预防动机,极少考虑进行贷款消费。 2未来预期因素的影响。近几年尽管银行利率一降再降,居民储蓄存款增幅却 一增再增,而相反,消费增幅却低谷徘徊。住房改革、教育收费制度即将实行, 都增加了人们的支出预期,再加上物价不断回落,人们买涨不买跌,持币待购, 更不会热衷消费贷款。 3消费者资信度难把握。我国目前尚未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即没有对自然人进 行身份证明;个人账
3、户、收人来源、个人可支配收人、用于抵押的资产以及信用 状况记录等,没有相应的评信制度。我国还没有实行存款实名制。家庭财产登记 制、个人财产破产制,更没有个人资信状况适用等级的专业信用认定机构,银行 花费大量的时间也很难掌握消费者的信用状况。在此情况下,消费信贷必然受到 一定的限制。 4贷款保证难落实。现阶段尚缺乏个人消费信贷担保制度。各商业银行为了保 证资金安全,减少贷款风险,通常要求对申请人实行担保制度。银行一般不向也 不敢向无担保的消费者提供消费信贷, 消费者在申请消费信贷时很难找到满意和 有效的担保形式。 5资金流动错位。住房、汽车高额消费信贷业务数额大、期限长、客户分散、 利率固定,而
4、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短期资金。发达国家一般采用资产证券 化来解决流动性问题,对住房金融普遍采取的是抵押资产的证券化。在我国目前 信贷资产尚不能实行证券化的条件下, 商业银行从自身利益出发开展消费信贷的 积极性显然是会受影响的。 6相关法规不健全。我国关于信贷方面的法律、法规有担保法 、 票据法 和贷款通则等,这些法律法规是针对生产性贷款而立的,针对消费性贷款的 法律法规尚属空白。 所以, 在消费信贷回收过程中, 一旦出现贷款本息回收困难、 涉及到担保保证的履行、抵押物的处理、质押品的拍卖等问题,缺乏强制性的法 律保障,实际操作中极为困难。 7人们陈旧的传统观念。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最大的障碍来
5、自于人们的消费观念。 勤俭持家,量人为出,不可“寅吃卯粮”一向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只有 当大多数人逐步摆脱植根于国人心中的传统消费观念时, 消费信贷才能迎来一个 灿烂的春天。 (二)进一步发展消费信贷的机遇与启示 通过对*市各阶层的现有消费信贷状况及他们现在与未来对消费信贷的需求、 银行选择、信贷项目、利率以及风险控制等进行分析,在关于消费信贷主体的选 定及对消费信贷的认识、关于消费信贷项目的选择、关于贷款额度、利率及信贷 工具与手段的选择、关于风险控制手段的选择四个方面进行调查,调查所得的分 析结论是: 1银行开展消费信贷的空间相当大。消费信贷同储蓄一样,本应是现代商业银 行的重要业务
6、,提前消费和推迟消费都是消费者从事消费活动的一种正常选择。 但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则仅仅为消费者提供一种选择,即推迟消费,而没有 提前消费,这也是我国发展消费信贷所,面临的真正困难之一,即得不到消费者 的认同和热烈响应。在调查中94%的消费者没有从银行申请消费信贷的经验。 2正确认识银行发展消费信贷的风险。从理论上讲,自然人或家庭作为社会的 基本细胞, 既是社会财富创造的基本因素, 也是社会财富消费和拥有的基本主体。 这种社会的基本细胞和基本主体,向银行申请消费信贷显然比企业要安全得多, 由此银行消费信贷投资风险也小得多,原因是法人企业所负的仅仅是有限责任, 而自然人和家庭则是无限责任, 自然人或家庭是最具有能力承担法律民事责任的 主体。从现实上讲,我国消费者与国外消费者大相径庭,在消费的扩张方面显然 要谨慎得多。我国消费者在从事现在消费时一般会仔细盘算,很少有消费者会实 行赤字消费;在从事未来消费时,则大都会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偿还能力,并留有 较大的余地。 3银行应该强化对发展消费信贷的宣传力度。在这次问卷调查中,令人吃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