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题报告开题报告 一、一、选题目的及意义选题目的及意义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达到经济与环境 上的和谐, 必须将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 将环境保护与经济主体的利益紧密联 系起来,达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和谐一致,实现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保护和加强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 障人民身体健康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然而,由于强调不够,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往往被忽视, 由此造成了农村环境保护的盲点,这就造成农村的环境问题更加突出、更加严重。
2、现在 在很多的农村中,如废旧电池、塑料袋、农药瓶等到处都可见;同时小型化工厂、冶炼 厂、采矿点等直接排出的污水污染乡村水资源;牲畜粪便随处排放,垃圾到处扔。这些 现象随处可见。 环境质量水平、 生活质量水平不平衡的矛盾。 这些年环境形势依旧严峻, 河网水体的污染程度有所加重,酸雨污染依旧严重。 二、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由于长期以来对农村环境问题的忽视, 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就更不容乐观。 李昌浩等 从微观视角研究人居环境中的住宅和建筑设计, 注重住宅的智能系统、 节能系统和生态 环境效益的建设 , 并且在新农村住宅建设 中积极运用新的建设理念, 以期达到人与
3、自 然的和谐统一 1 。 自然地理学者从地貌、土壤等角度研究了乡村环境演化的过程和影 响 ,如甘枝茂等研究 了陕北 黄土沟壑的乡村聚落土壤侵蚀现状 和防治对策2-3 。 “我国于 1973 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当时考虑问题的范围和角度已从工业 扩大到农业,从城市扩大到农村,从环境扩大到人民健康。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环境 破坏问题并未得到有效控制, 事态反而越来越严重。 张健认为二元社会结构的环境制度 设计是乡村污染日趋严重的深层社会原因 4。而乡村污染的加剧又在某种程度上强化着 已有的二元社会结构, 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差别并且抑制着乡村社会缩小城乡差别的能力 5。 专家建议超标的污水
4、灌溉不适宜种植农作物6。 由于缺少环境监管和治理经费来源, 我们眼前呈现的农村环境现状是, 农村聚居点的上下水、 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难以配套 建设,导致我国农村的自来水普及率、污水处理率大大低于城市。2003 年我国农村饮 用水卫生合格率仅为 62.1%,生活污水处理率不到 2%,卫生厕所普及率仍不到 10%, 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建成率几乎为 0 的状况 7。从 2000 年进行西部大开发之后,这些 地区开始了大规模的以西电东送为主的工业化过程。 但地方政府除了财政收入之外并不 能获得更大的益处。“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是国家或是省直接投资的,90%以上的工人都 来自外地,对扩大当地就业的能力非常有限
5、。更严重的是,地方政府必须承担一些项目 所带来的污染环境的后果。这将使当地本就脆弱的生态更加脆弱。 8” 雷明将此称为 “卖血式”脱贫,这是不可持续的而且将陷入恶性循环。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李昌浩,朱晓东,李杨帆,等.快速城市化地区农村集中住宅区和生态人居环境建设研究2.重庆 建筑大学学报,2007(5):15. 3甘枝茂.陕北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土壤水蚀观测分析J.地理学报,005,60(3):519525 4岳大鹏.陕北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乡村聚落发展与土壤侵蚀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 5张健.二元社会结构下的乡村环境污染问题分析.吉林大学.2003. 6 (日)饭岛伸子:环境社会学
6、,包智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7 李周,孙若梅:中国环境问题,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8 苏杨:我国农村聚居点环境问题分析及对策,北京:学习时报,2005,(311). 8 郭晋晖:我国 2 亿人每天消费不足 1 美元卖血式脱贫引担忧,上海:第一财经日报 2006-5-15(A3). 论文提纲论文提纲 一、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一)环境思想意识淡薄 (二)化学药品致使土壤污染问题 (三)生活垃圾随意堆放问题 (四)禽畜粪便和养殖业污染问题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 (二)环境保护法制不完善 三、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 (一)完善农村环保法律法规 (二)强化政府职能,加大乡村工业的宏观调控 (三)增强环境保护法律意识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五)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四、结语 论农村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论农村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姓名: 摘要:中国历经了近 30 年的高速发展,在城市环境受到高度重视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