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 1. 绪论绪论 交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方面 成就十分显著, 国家在基础建设资金的大规模连续投入之后, 公路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公路路网也更加合理。大量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和使用,为汽车快速、高效、安全、舒 适地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标志着我国的公路运输事业和科学技术水平进入了一个 崭新的时代。景洪市小曼二级公路地区属于温润季冻区,沿线山体稳定,无不良地质 状况,山坡上1米以下是碎石土,山顶多有碎落现象,在碎落带地区设置碎落台,以 堆积碎落岩屑和土石,便于养护时清理。山坡地下水3米以下,洼地地下水1.5米以下。 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原始资料、
2、公路平面设计、公路纵断面设计、公路横断面 设计等部分。 本着科学、 谨慎、 认真、 务实的原则。 本人在设计过程中参阅了 公路勘测设计 、 公路设计规范 、 路基路面工程 、 公路设计手册 、 工程概预算等专业文献。 力求做到在技术上先进适用;费用上经济合理;施工上安全可靠,并把理论知识与现 场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使设计更加完善的目的。 1.11.1 原始资料原始资料 本设计是根据所给比例尺为 1:500 的等高线地形图,以及所在的地区的气候、 土壤、地质、水文等资料进行的二级公路的施工设计。本设计地形图主要为平原微丘 区,整个设计应遵循山岭平原微丘二级公路的技术标准。 1.1.11.1.1
3、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本设计路段所在地区处属于东部温润季冻区,平原微丘区。 1.1.2 1.1.2 地质、气候、水文地质、气候、水文 该路段所在地区属于温润季冻区,气候温暖。夏冬温差较大,路面设计应注意高 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最大冻深为1.91m,设计路面的总厚度时要考虑这个因素, 保证最小防冻厚度。主风向为西南风。 沿线山体稳定,无不良地质状况,山坡上1米以下是碎石土,山顶多有碎落现象, 在碎落带地区设置碎落台,以堆积碎落岩屑和土石,便于养护时清理。山坡地下水3 米以下,洼地地下水1.5米以下。 1.1.31.1.3 沿线的植被及土壤分布沿线的植被及土壤分布 多丘陵和山地, 山岗处树木较多
4、, 农田处有灌木区, 农田多旱地。 沿线多粘质土, 山坡上1米以下是碎石土。 2 1.1.4 1.1.4 道路建筑材料及分布情况道路建筑材料及分布情况 沿线有丰富的砂砾,有小型采石场和石灰厂,水泥和沥青均需外购。故设计混凝 土路面与沥青路面均可,基层和垫层材料应该注意就地取材,节约工程费用。 1.1.1.1.5 5 公路设计基本参数公路设计基本参数 通过对该公路所处的地形、地貌、公路等级、交通量及设计车速的分析调查,对 远景交通量进行计算,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2.1.1 规定: “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 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500015000 辆。 ”的要求,确定采 用平原
5、微丘区二级公路进行设计。现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指导老师下达的设 计任务书,将本次设计所采用的指标列出如下: 设计车速 60Km/h 远景交通量 6280 辆/日 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200m 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125m 公路最大纵坡 6% 公路最小纵坡 0.3%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35m 平曲线最小长度 100m 同向曲线最小长度 6v=360m 反向曲线最小长度 2v=120m 平曲线最大超高 8% 行车道数 2 行车道宽度 23.5m 硬路肩宽度 22.5m 土路肩宽度 21.0m 纵坡最短坡长 150m 最大直线长度 20v=1200m 平曲线采用的超高方式 绕中线旋转 凸形竖曲线半
6、径 极限最小值 1400m 一般最小值 2000m 凹形竖曲线半径 极限最小值 1000m 3 一般最小值 1500m 竖曲线最小长度 50m 设计荷载 公路级 2.2.公路公路平面设计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是公路设计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根据汽车行使的性能,结合当地的地形 条件,按照公路设计规范在平面上布置出一条通顺,舒畅的线形来设计的。 2.1 2.1 平面方案比选平面方案比选 2.1.1 2.1.1 公路平面设计的技术标准公路平面设计的技术标准 根据公路等级为二级公路,设计车速为 60Km/h,由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查 得下列指标: 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为 200m,极限值为 125m;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 3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