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题目:水污染与防治研究以浙江省农村地区为例 1 摘摘 要要 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生产效率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往往注重眼前的效益而 忽视了日趋严重的农业污染问题。农业污染已成为导致全球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的主要污 染源。大量资料显示,农业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并严重威胁到农 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未经处理的污水、垃圾、残留农药化肥和畜禽粪便等污染物 质引起水体的污染,具有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治理难等特点。 本文通过研究农村水污染的特点,并结合农村水污染源的特殊性,分析浙江省农村 水污染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结合浙江省农村水污染的实际情况,给出具体的 解决对策,希望对
2、农村水污染治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 1、浙江省农村 2、水污染现状 3、污染原因 4、污染治理 2 目目 录录 一、引言 .1 二、浙江省农村水污染现状及成因 2 (一)浙江农村水污染问题的现状2 (二)浙江农村水污染的主要类别4 (三)现行的浙江农村水污染管制6 三、浙江省农村水污染管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7 (一)农村水污染防治法规体系不完善 7 (二)乡镇水污染管制机构建设尚不健全 7 (三)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落后8 (四)农村水污染问题的特殊性 .8 四、完善浙江省农村水污染的建议 10 (一)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办法 10 (二)全面建设乡镇农村环保机构 10 (三)
3、加大农村环保财政支出力度 10 (四)分类实行农村污水处理 . 11 (五)加强农村环保的公众参与 . 11 五、结论 .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 14 1 一一、引言引言 近年来,浙江省经济发展迅猛,在取得举国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同时,也支付了巨 大的生态环境代价。尤其是浙江农村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村污水处理水平低下,环 境管制缺失,水污染事件频发,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农村 水污染加剧了浙江省水资源短缺的现象,已经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加强农村 环境管制, 推进农村水污染问题的解决, 不仅成为浙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
4、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目前浙江农村水污染管制中存在诸多问题:财政支持不足,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 设落后;地方政府缺乏激励与有效监督,往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企业治 污动力不足,排污行为未受有效管制;农村村民环保意识较差,维权途径有限等等。水 污染问题的具体状况因浙江各地农村各方面条件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现有的水 污染管制政策一定程度上缺乏针对性与有效性。 面对浙江农村水污染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我们需要更充分地认识到加强农村 环境管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根据浙江各类型农村的具体情况,制定行之有效 的管制政策体系, 逐步解决农村水污染问题。 基于此目的, 本文通过环境管制理论研
5、究, 对目前浙江省农村水污染管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具有一定 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 二二、浙江省农村水污染现状及成因浙江省农村水污染现状及成因 (一)浙江农村水污染问题的现状 1、污染面广 据2014 年浙江省环境状况公报 ,2014 年全省 221 个省控断面中水质达到或优 于地表水环境质量 III 类标准的断面占 62.9%, V 类和劣 V 类的水断面占到 24.4%。 水体 主要污染指标为石油类、氨氮、总磷等。地下水基本未受污染。地表水方面,浙江省八 大水系中飞云江、瓯江、苕溪水质较好,I-III 类水断面占比 90%以上;钱塘江、曹娥 江 I-III 类水
6、断面占比分别为 73.3%、70.0%;椒江、甬江 I-III 类水断面占比分别为 54.5%、42.9%;鳌江 I-III 类水断面占比仅为 25%,近四分之三水域丧失水功能。此外, 运河水质 III 类水断面占 44.4%, 平原河网 III 类水断面占 11.1%, 太湖流域 V 类和劣 V 类占 40.9%;部分水库、湖泊存在富营养化污染,劣 V 类占比 12.5%,其中鉴湖和南湖 水质均为劣 V 类。 图 2-1 2014 年浙江省水质状况图 总得来看,目前,浙江省近三分之一的河流水体丧失功能,大部分主要江河中下 流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运河、平原河网和鳌江、甬江流域水污染状况仍然非常严 重, 部分水库湖泊水质较差, 呈现富营养化污染态势。 这从整体上反映出这些河流流域、 湖泊周边地区存在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2、污染总量大 如图 2-2 所示, 2013 年, 浙江省废水年排放量为 39.48 亿吨, 其中生活污水 17.74 亿吨,工业污水 21.74 亿吨。与 2005 年相比,分别增长了 26.06%、4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