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第一章 绪绪 论论 十二矿是中平能化下属一座大型现代化矿井。原设计年生产能力120万吨, 采用一对立井开拓。 1986年12月完成改扩建后,形成一二水平、南北两翼同时 开采的生产格局,矿井年生产能力达到180万吨。 1988年以来,该矿实际年生产 能力已达到220万吨。 目前,十二矿同时开采丁、戊、己组煤,煤种齐全,煤质 优良,所产焦精煤具有“低灰、低硫、低磷、高热值”的特点,深受用户欢迎。 企业主要从事矿井原煤开采,煤种为己15-17焦瘦煤,低中灰、特低硫、低磷、 高熔点,属集团公司稀有煤种,产品全部用于洗选、炼焦。 从井下回采工作面采出的煤炭,只有通过矿井运输与提升将其运到地面,才
2、 内能加以利用。矿井运输与提升在矿井生产中担负着以下任务: 1)将工作面采出的煤炭运送到地面装车站; 2)将掘进出来的矸石运往地面矸石场或矸石综合加工厂; 3)将井下生产所必须的材料、设备运往工作面或其它工作场所; 4)运送井下工作人员。 可以说矿井运输与提升是矿井生产的“动脉”与“咽喉”其设备在工作中一 旦发生故障,将其直接影响生产,甚至造成人身伤亡。此外,矿井运输与提升设 备的耗电量很大,一般占矿井生产总耗电量的50-70%左右。因此合理选用这些设 备,使之安全可靠地、经济地运转、对保证矿井安全、经济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矿井提升设备是沿井筒提升煤炭、矸石、升降人员和设备,下放材料的大型
3、机械设备。它是在矿山井下生产系统地面工业广场相连的枢纽,是矿山运输的咽 喉。因此,矿井提升设备在矿山生产的全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科学 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机械化和设备化,目前,世界上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提升 机的运行速度已达20-50m/s, 一次提升量达到50t, 电动机的容量已超过10000kw, 其可靠性尤为突出。在矿井生产的过程中,如果提升设备出了故障,必然会造成 停产。轻者,影响煤炭产量,重者,则会危及人身安全。 此外,矿山提升设备是一大型的综合机械一电气设备,其成本和耗电量比较 高,所以,在新矿井的设计和老矿井的改建设计中,确定合理的提升系统时,必 须经过多方面的技术经济比
4、较,结合矿井的具体经济条件,保证提升设备在选型 和运转两个方面都是合理的,即要求矿井提升设备具有经济性。 矿井提升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容器、提升钢丝绳、提升机(包括拖 动控制系统) 、井架(或井塔) 、天轮及装卸载设备等。 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定量装载设备有定量斗箱式和定量输送机式两种。 立 井装载设备主要由斗箱、溜槽、闸门、控制缸和测重装置组成。定量斗箱装载设 备具有结构简单、环节少、装载时不用其它辅助机械等优点,在我国已定为标准 装载设备。 定量输送机装载设备:定量输送机装载设备: 输送机安放在称重装置(负荷传感器)上。输送机先以0.150.3m/s的速度 通过煤仓闸门装煤,当装煤量
5、达到规定重量时,由负荷传感器发出信号,煤仓闸 门关闭,输送机停止运行。待空箕斗到达装煤位置时,输送机以0.91.2m/s的 速度开动,将胶带上的煤全部快速装入箕斗。 定量输送机装载设备的优点是:定量输送机装载设备的优点是: 不需在井筒附近开凿较大的硐室; 减少装倒次数,因而可减少煤的破碎量。 向箕斗装载均匀,可减少提升钢丝绳的冲击负荷; 装载时间不受煤质变化的影响,有利于实现提升自动化。 第二章第二章 箕斗及其装载设备箕斗及其装载设备 第一节第一节 箕斗的结构箕斗的结构 我国煤矿立井广泛采用固定斗箱底卸式箕斗,其形式有很多种,过去一些矿 井普遍采用扇形闸门底卸式箕都斗,现在新建矿井多采用平板闸
6、门底卸式箕斗。 这种箕斗由斗箱、框架、连接装置及闸门等组成。箕斗的导向装置可以采用钢丝 绳罐道,也可以采用钢轨或组合罐道。采用钢丝绳罐道时,除应考虑箕斗本身平 衡外,还要考虑装煤后仍维持平衡,所以在斗箱上部装载口处安设了可以调节的 溜煤板,以便调节煤顶部中心的位置。 我国过去广泛采用鼓型箕斗装载设备。 这种装载设备的最大的特点是洒煤量 的10,有的高达40,且在装载时不能保证箕斗的装载量。因此新的箕斗装载 设备采用预先定量的装载方式,其洒煤量可以大大降低,一般仅为提煤量的1, 最大不超过3。定量的装载方式还能保证提升工作的正常化,有利于提升的自 动化。目前在新建和改建矿井的设计中一普遍采用定量装载设备。 立井箕斗一般用于提升煤炭和矸石。它有框架、斗箱及悬挂装置组成。框架 由两根直立的槽钢和上、下横向组成。斗箱、悬挂及罐耳均固定于框架上。为预 防淋帮水落入斗箱内和便于检查井筒,在框架上布有钢板制的平台。我国煤矿主 要采用扇形门卸式箕斗,它的卸载过程如下:扇形底门上的卸载滚轮沿卸载曲轨 滚动, 打开出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