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理解素描的个性化表现 摘要:初学美术首先要画好素描,觉得它是基础得不能再基础的东西,一直认为既然是基 础,似乎没有“个性化”可言。然而,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索,慢慢体会到,素描也是一种 艺术表现形式,既然是作者的表现形式,那么它的表现性侧重艺术思维,是作者个性化的表 现。表现性素描主要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意思维能力,是培养艺术审美能力和建立艺术 个性化的平台。 关键词:素描 个性化表现 表现形式 一、素描的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 素描造型手段始终具有双重性,其一是客观表现性即写实功能的体现,也就 是再现性素描阶段,再现性素描阶段是不断临摹、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它讲究 如何正确地掌握比例关系、
2、塑造物象的形体、明暗对比、物象的体积感等等,它 追求的是正确反映物象“再现性”; 其二是主观表现性, 也就是表现性素描阶段, 它是素描写生的第二阶段,它强调的是超越客观物象的外形轮廓、明暗关系、色 彩等外在表象元素,注重的是作者个体主观感受,与情感体验之中,通过素描技 巧和技能来表达作者的审美观点。它们俩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现代素描的表达中,众多的表现形式,通过素描写生中的物体表现造型, 光影的变化性可以把客观物象以三维空间呈现在画面中。当然,在艺术多元化的 今天, 以现实主义方式来再现客观物体是需要的, 特别是在学习造型能力的阶段, 但这并不是艺术表现的全部。 素描不是照相,不可能一
3、按快门,一下子完成,必须一笔一划去画,特别是 铅笔每一个笔画仅仅是一条线,要画成一个形状就得画几条线才成。另外时间的 充裕与否也是一个因素, 所以素描的表现形式就有线描的素描, 明暗调子的素描, 以及线条加明暗调子的素描的分别。从素描学习的目的来说,也就有了研究性的 素描和素材记录性的素描的分别;当然由于研究的课题的不同,不同的素描作业 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区别。 素描的多样性是在现代社会趋于多元化的观念下形成的。过去的古典艺术, 一个时期或一个地域的风格样式基本接近, 越成熟的艺术越具有程式化的特点素 描的多样性是在人的认识不断发现不断创造的过程中形成的,可以说,是在尊重 个体人的创造才使素描的
4、多样性成为可能。 由此看来, 素描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 素描教学的内容应更宽泛些,素描不仅是技巧与方法的训练,也应是思想与观念 培养。 二、素描的个性化表现 素描是一门独立的艺术语言,同时它也是人们从事造型艺术活动的根基。近 年来,素描教学领域中,出现了带有创作性质的主观个性化的素描语言,这无疑 给古老而朴素的素描语言注入了活力。 表现性素描的审美性更多是讲究纯粹的形式上的审美。 它在形式韵律的审美 性大于它在内含主题意蕴上审美性。 表现性素描的形式美的追求主要着力与研究 形式美规律,如何充分运用点、线、面、黑、白、灰、弱、硬以及笔触肌理等等 素描的视觉元素来表现画面,在高度的统一与规律中寻找
5、变化,在极度的丰富与 变幻中寻找次序。黑格尔说:“艺术是美的理念的感性显现。美具有无限性和自 由性。“而构成素描不是只凭手头的素描功夫就能成就,而是取决于作者认识、 把握事物的新鲜视点和独特的想象力, 此外还有自然流露的作者的个性与感性体 现。 由于表现性素描主张以自己本身的形式和语言, 呈现素描世界的本质,所以 它更注重作品的形式美感以及画面形式的技巧性展现,用笔触、肌理了来表现现 实生活中的事物形象。 而其种种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都是表现性素描的技术性因 素。其要点概括如下: 1、 构图因素 在画面空间选择上将获得出人意料的自由度。 2、 形的自由性 综合判断以及重新造型的能力。创作出具有新
6、意的生动的形象。 3、 肌理表现 现代绘画注重肌理效果。因为艺术的感染力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在整体完 整的前提下,精彩和有味的细节是很重要的。肌理也是表现性素描中美的因素之 一。以增强素描的艺术表现力。 4、 平衡感觉 表现性素描平衡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平衡造成的视觉满足,使人的眼 睛能够在观察对象时产生一种平衡、安稳的感受 5、 对比与调和 线条本身的粗细、长短、曲折、图形的大小、方圆、软硬、明暗的黑白、强 弱以及肌理所表现出来的坚硬与松软、平滑与粗糙、干涩与湿润等等,均会产生 对比与调和的感受。对比和调和会形成反差,反差生成不同的视觉感受。在表现 性素描教学训练中,可以运用对比与调和的技术性手段,可以达到生动活泼而不 琐碎、丰富强烈又具整体美观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感受。 6、 整体观察 整体永远是最重要的。必须要求学生整体地、有比较地、有联系地观察对象 的全貌和本质。前面谈到的一切技术或技巧性因素都必须服从于整体。这是一个 根本性的原则。 因为艺术是有个性的,是作者表达情感情的方式。我们平时在绘画时也会不 自觉地带有个人的情感, 它包含作者在写生时的心情, 写生者对物体的认识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