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设计总说明书设计总说明书 1.1 技术资料 1.1.1 桥面净空 净 9+21.5(人行道) 1.1.2 设计荷载 公路级,人群荷载 3.0KN/m 2 1.1.3 计算要求 设计流量 设计水位 确定桥长 确定桥面最低标高 上部结构内力计算 下部结构计算 1.2 结构形式 上部采用 30m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 T 形梁 1.3 主要材料 1.3.1 混凝土 主梁、人行道、栏杆及铺装层均采用 C40 号混凝土。 1.3.2 预应力钢束 采用 17 标准型-15.2-1860-GB/T 52241995 钢绞线。 1.3.3 普通钢筋 纵向抗拉普通钢筋采用 HRB400 钢筋, 箍筋及构造钢筋采
2、用 HRB335 钢筋。 1.3.4 锚具 按后张法施工工艺制作主梁,采用 HVM15-9 型锚具。 1.3.5 基本计算数据 材料特性表 表 1-1 名称 项 目 符号 单位 数据 混凝土 强度等级 C MPa 40 弹性模量 c E MPa 3.2510 4 轴心抗压标准强度 ck f MPa 268 抗拉标准强度 tk f MPa 24 轴心抗压设计强度 cd f MPa 18.4 抗拉设计强度 td f MPa 1.65 钢绞线 抗拉强度标准值 pk f MPa 1860 弹性模量 p E MPa 195105 抗拉强度设计值 pd f MPa 1260 纵向抗拉 普通钢筋 抗拉强度标
3、准值 sk f MPa 400 弹性模量 s E MPa 2.0105 抗拉强度设计值 sd f MPa 330 箍筋 抗拉强度标准值 sk f MPa 335 弹性模量 s E MPa 2.010 5 抗拉强度设计值 sd f MPa 280 1.4 上部结构说明书 1.4.1 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J021-89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J01-88 1.4.2 技术标准 标准跨径:30m 计算跨径:29.16m 主梁全长:29.96m 支点距端顶:0.40m 梁高:2.00m 设计荷载: 公路级 ,人
4、群荷载 3.0KN/m 2 桥面净空: 净-9+21.5 1.4.3 设计要求 A 为减轻主梁的安装重量,增强桥梁的整体性,在预制 T 梁上设 40cm 的湿接缝 B 设计构件尺寸按规范图 C 对内梁各截面进行验算 上部结构设计 41 横截面布置 4.1.1 主梁间距与主梁片数 如图 4-1 主梁间距通常应随梁高与跨径的增大而加宽为经济,同时加宽翼板对提高主梁截面 效率指标很有效,故在许可条件下应适当加宽 T 梁翼板。因该桥采用 30m 预应力混凝 土简支T形梁桥,主梁间距均为220,(T梁的上翼缘宽度为180,保留40的湿接缝), 考虑人行道适当挑出,故净-9+21.5m 人行道的桥宽采用五
5、片主梁 (如图 4-1 所示)。 0.010.01 0.0150.015 现 浇 混 凝 土 C40混 凝 土 3-9.7厘 米 20号 水 泥 砂 浆 2厘 米 垫 砂 浆 泄 水 管 轴 线 上 部 结 构 一 般 构 造 图 724 724 2515045045015025 7511022022022022011075 7 沥 青 混 凝 土 4厘 米 图 4-1 4.1.2 主梁跨中截面主要尺寸拟定 A 主梁高度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的主梁高度与其跨径之比通常在 1/14-1/25 之间,高跨比约 在 1/181/19 之间。当建筑高度不受限制时,增大梁高往往是较经济的方案,因为增 大
6、梁高可节省预应力钢束用量,同时梁高加大一般只是腹板加高,而混凝土用量增加不 多。随跨径增大而取较小值,随梁数减少而取较大值。本设计取用主梁高度为 200 。 B 主梁截面细部尺寸 T 梁翼板的厚度取决于桥面板承受车轮局部荷载的要求,还应考虑是否满足主梁受 弯时上翼板受压的强度要求。本设计预制 T 梁的翼板厚度取用 20 ,翼板根部加厚到 26 ,以抵抗翼缘根部较大的弯矩。在预应力混凝土梁中腹板内因主拉应力甚小,腹板 厚度一般由布置制孔管的构造决定,同时从腹板本身的稳定条件出发,腹板厚度不宜小 于其高度的 1/15。因此 T 梁腹板厚度均取 20 。 马蹄尺寸基本由布置预应力钢束的需要确定的,设计实践表明,马蹄面积占截面总 面积的 10%-20%为合适。初拟马蹄宽度 54 ,高度 29 。马蹄与腹板交接处做成 45 度 斜坡的折线钝角,以减小局部应力。 按照以上拟定的外形尺寸,就可绘出预制梁跨中截面图(如图 4-2 所示) 支 点跨 中 1801919 R5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