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题题 目目: : 论盗窃罪 专专 业业: : 法律 姓姓 名名: :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 -1- 关键词:关键词:盗窃罪 犯罪构成 盗窃罪的认定 特殊盗窃行为 许霆案 -1- 目目 录录 摘 要 引 言. 1 1 盗窃罪概述 2 1.1盗窃罪的概念 2 1.2盗窃罪的犯罪构成 2 1.2.1 盗窃罪的犯罪客体 2 1.2.2 盗窃罪的犯罪客观方面. 4 1.2.3 盗窃罪的犯罪主体 5 1.2.4 盗窃罪的犯罪主观方面. 6 2 盗窃罪的认定 7 2.1盗窃罪与非罪的界限 7 2.2盗窃罪的犯罪形态 9 2.2.1 盗窃罪的着手 9 2.2.2 盗窃罪未遂的特征
2、 9 2.2.3 盗窃罪未遂的标准 10 3 盗窃罪与相关犯罪的区别. 11 3.1盗窃罪与抢劫罪 11 3.2盗窃罪与诈骗罪 11 3.3盗窃罪与抢夺罪 12 3.4盗窃罪与侵占罪 12 4 特殊盗窃行为探析 13 4.1使用盗窃 13 4.2网络盗窃 14 -2- 4.3单位盗窃 15 4.4利用 ATM 机故障恶意取款行为 16 4.4.1 许霆案回顾 16 4.4.2 ATM 机的性质 16 4.4.3 关于案件争议 16 5 盗窃罪存在的缺陷及完善的建议 . 18 5.1我国盗窃罪存在的缺陷. 18 5.2完善我国盗窃罪的建议. 19 结 论 20 -1- 引 言 恩格斯曾经指出:
3、“从动产的私有制发展起来的时候起,在一切存在着这种私有 制的社会里,道德戒律一定是共同的:切勿偷盗。 ” 中国也有古训: “君子爱财,取 之有道。 ”在法律上创设所有权制度,通过法律保护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财产所有权不 受非法侵害,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同选择。各国法律都规定了多种侵财犯罪,其 中盗窃罪是侵财犯罪中最为普遍、常见的罪名。 盗窃罪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犯罪之一,也是现代社会最常见、最多发的一种侵 犯财产权利的犯罪。多发的盗窃犯罪造成了国家和人民财产的巨大损失,同时也更容 易造成民众的恐惧感和生活的不安全感。所以,世界各国均将盗窃罪视为主要的犯罪 类型,盗窃罪自然就成为司法实践中最经常遇
4、到的问题,也是在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 中最具有疑难性的犯罪之一。 同时,盗窃罪也是一类常新的犯罪。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特殊的盗窃犯罪现象 不断涌现。例如: “使用盗窃” 、 “盗窃网络虚拟财产” 、 “利用ATM机漏洞恶意取款的 行为”等等,这些特殊犯罪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盗窃理论的冲击。司法疑难呼唤着 刑法学界对盗窃罪的理论发展。因此,加强对这些特殊的盗窃犯罪的研究,对于刑法 理论和司法实践均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打击侵犯财产犯罪,完善我国立法,为国家创造一个稳定的发 展环境,为国民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活空间,正确地分析、认识和看待盗窃犯罪是十分 必要的。 参见旧约全书。出埃及记第 20
5、章第 15 节和旧约全书。申命记第 5 章第 19 节.转引自马克思主义著 作选编甲种本(上)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4 年 8 月第一版,第 211 页., -2- 1盗窃罪概述 1.1盗窃罪的概念 按照我国刑法学界的通说, 盗窃罪, 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秘密地窃取公私财物, 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的行为。 由此可见我国关于盗窃罪的概念是对盗窃犯罪行为各种 特征的综合,是对盗窃犯罪现象总体上的抽象概括。97 刑法规定 : “盗窃公私财物, 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另外,增加 了罚金刑,限制了死刑的适用。对于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讯线路,复制他人电
6、 信号码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行为,在 1997 年刑法典中 也明确规定为盗窃罪。 1997 年刑法典颁布后不久,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了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 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解释 ) ,对盗窃罪的概念、盗窃的数额、多次盗 窃、情节等问题做出了进一步的解释和规定。同时我们应当注意解释第 1 条规定: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 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这种对盗窃罪的定义在我国的司法实 践中被广泛采纳。 1.2盗窃罪的犯罪构成 我国刑法学界和我国绝大多数的刑法教科书中对犯罪构成采用了四要件说即由 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四个要件构成。 1.2.11.2.1盗窃罪的犯罪客体盗窃罪的犯罪客体 按我国刑法学界的通说,盗窃罪的客体要件是公私财产所有权。任何盗窃行为都是侵 犯财产所有权的行为,即便是以赃物、违禁物为对象的盗窃行为,同样也侵犯到财产所有 权。关于盗窃罪的客体,马克思指出盗窃林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