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目 录录 摘 要 . 3 目 录 . 1 第一章 需求分析 4 1.1 网络平台实现的功能 . 4 1.2 网络平台的特点. 4 第二章 网络系统设计. 5 2.1 网络设计原则 5 2.2 网络设计模型 5 2.2.1 核心层 6 2.2.2 分布层 7 2.2.3 接入层 7 2.3 系统组成与拓扑结构 7 2.4 网络详细设计及配置实现 . 8 2.5 交换模块设计 9 2.5.1 接入层交换服务的实现配置接入层交换机. 9 2.5.2 分布层交换服务的实现配置分布层交换机. 14 2.5.3 核心层交换服务的实现配置核心层交换机. 16 2.6 广域网接入模块设计 21 2.6.1
2、 配置接入路由器 R0 的基本参数. 21 2.6.2 配置接入路由器 R0 的各接口参数 . 22 2.6.3 配置接入路由器 R0 的路由功能. 22 2.6.4 配置接入路由器 R0 上的 NAT 映射 . 23 2.7 服务器模块设计 23 2.8 远程路由器 R1的相关配置 24 2.9 系统总结 . 24 参考文献 . 26 致 谢 . 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摘摘 要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的结合, 计算机成了 每个企业的必备设备,超过一半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网络。企业网络不仅 可以提供给我们一个现代化的高效、快捷、安全的办公环境,还可以进 行高速的数
3、据传输和实现生产自动化。 本文根据网络构建的原则,从技术基础、方案选择、构建方法等方 面对组建一个中小型企业网络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网络的拓 扑结构,并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及配置,为一些类似的企业公司的网络建 设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模板。 最后文章对网络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实践 经验进行了总结和讨论。 关键词:网络;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关键词:网络;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 第一章第一章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 1.1 网络平台实现的功能 作为高速传输数据、高质量通讯和自动化管理的网络平台,应具有以下功 能: 实现企业内资源共享,提供管理应用系统,实现企业办公自动化 接入 Internet,共享网
4、络资源。 企业拥有自己的 IP 地址和域名。 建立企业 Email系统和内部通讯系统。 在公司主机上建立网站,提供对外宣传的信息平台。 1.2 网络平台的特点 网络平台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要求具有高可靠性、高性能、良好可扩展性以 及端到端的 QoS 服务质量保证。 高可用性必须是一个端到端的网络目标。网络设备、服务器集群、操作系统及 网络接口卡必须作为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协同工作,以恢复任何服务器、链路或网 络设备的故障。 在考虑设备硬件可靠性和连接链路冗余的同时,应关注网络系统在不同层次上 对系统可用性的软件功能支持能力,另外容易被忽略的高可用性因素统一的设 备软件操作平台。如果不同设备采用不
5、同的软件系统,兼容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都会受到影响。 QoS(服务质量保证)是保证向网络业务提供有品质的服务。它为网络中的数据 划分优先级,对于某些数据,如语音、视频等,给予高的优先级,使他们在网络中 优先传输,来保证通话及视频的质量。在应用系统较为简单的网络发展的初期,常 常被对应于简单的概念,例如设备可以支持的队列数量等。在网络应用日趋复杂的 环境下,如何在有限的网络资源里充分保障各类应用的实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 题,实施 QoS,是端到端的概念,不是单个设备的问题,而是涉及整个园区网、甚 至跨广域网的问题。QoS 的管理和部署可能需要涉及到不同城市、不同厂区、不同 大楼的每一台网络设
6、备,甚至每一个端口。因此,在选择网络设备和供应商的时候, 要擦亮眼睛看看供应商的 QoS 能做到什么程度。 第二章第二章 网络系统设计网络系统设计 2.1 网络设计原则 开放性:开放性:系统设计应采用开放技术、开放结构、开放系统组件和开放用户接口, 以利于网络的维护、扩展升级及与外界信息的沟通。 安全性:安全性:应能在可靠性的前提下,抵挡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攻击;采用的安全措 施有效、可信,能够在多层次上、以多种方式实现安全的控制。 可靠性:可靠性:系统及网络结构较为复杂,同时在部分子系统中存在较高的技术性, 因此必须保证系统的稳定、可靠和安全运行,具有很高的 MTBF(平均无故障工作时 间)和极低的 MTBR(平均无故障率),提高容错设计,支持故障检测和恢复,可管理 性强。网络必须是可靠的,包括网元级的可靠性,如引擎、风扇、单板、总计等; 以及网络级的可靠性,如路由、交换的汇聚,链路冗余,负载均衡等。网络必须具 有足够高的性能,满足业务的需要。具有容错功能,能满足企业所在地环境、气候 条件,抗干扰能力强,对网络的设计、选型、安装、调试等各环节进行统一规划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