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 考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目目 录录 引 言. 1 一、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 . 1 1、就业状况 2 2.就业难的四大误区 3 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 5 1、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 5 2当今社会的问题. 6 三、解决就业难的办法. 7 1、完善就业政策 7 2、高校改革完善专业设置,加强就业指导 8 3、用人单位树立科学的录用观念 . 8 4、转变就业观念,强化自身素质 . 8 5、大学生的自我完善 . 8 参考文献 9 第 1 页 共 8 页 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重庆工商大学 人力资源管理 张春林 指导教
2、师 谭军 摘要:摘要: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近几年高校毕业生所困惑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 成为了一个影响高校教育和经济两个重要领域的社会问题。 是当前就业难形势下 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民教育的提高, 高校的不断扩招, 大学生群体不断扩张膨胀,就业难的一系列社会性问题更加充分暴露。大学生就 业难、生活难等问题成了众多媒体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这些问题 无形中把大学生划分到了实实在在的弱势群体之列。 关键词:关键词:大学生 弱势群体 就业难 生活难 社会关注 引引 言言 大学生作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更是民族的 希望、祖国的未来。其就业问
3、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就业是大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 要选择, 每位大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在社会上有一个合适的位置, 为社会做贡献, 实现自己的价值。尤其是 21 世纪的今天,各国的大学生毕业人数都成上升趋势, 大学生就业成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如今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面对“前有伏兵, 后有追兵”的紧张局面,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日趋严重。从国家对就业问题 的成因层面看,认为毕业生的供求、需求和供求匹配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首要 原因,主要凸显在工作岗位的结果和数量上。预期收入的自我高估是一个普遍存 在的问题,既不能清楚的认识现实与预期理想巨大的差距。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 即知识水平、个人能力、综合素质等是影响
4、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市场经济分布 结构不合理, 大学生劳动力过剩是客观存在的, 市场需求与需求岗位人员不匹配、 不对口、差异大是影响就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诸多因素, 我们应努力做到“小处着手、大处着眼”解决我国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困 境问题。 一、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一、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 第 2 页 共 8 页 1 1、就业状况、就业状况 第 3 页 共 8 页 近年高校毕业生人数:2001 年 114 万人、2002 年 145 万人、2003 年 212 万 人、2004 年 280 万人、2005 年 338 万人、2006 年 413 万人、2007
5、年 495 万人、 2008 年 559 万人、2009 年 611 万人、2010 年 631 万人、2011 年 660 万人、2012 年 680 万人、2013 年 700 万人、2014 年 724 万人、2015 年 749 万人。根据近年 高校的毕业生人数情况不难看出毕业生人数是逐年递增。从这些数据来看 2013 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 700 万人,是高校毕业生最难就业的一年。而 2014 年有 毕业生 724 万人,加上 14 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今年 2015 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仍 难好转。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持续增加,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值。所以供大于求的 现象非常突出。再加上企业
6、不知道从哪去找合适的人,大学生想找工作,也不知 道哪些工作是最适合自己的。所以这里出现了一个很大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正 是这种信息不对称造成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内耗或者我们认为的困难。 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速进入新常态,宏观就业压力不减,由于受需求不足、成 本价格波动、融资困难等因素影响,大部分企业认为,企业经营困难会比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更严重、影响会更持久。总体上看企业对今后一个时期发展预 期信心不足。同时,国内经济筑底迹象也已有显露,2015 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 可保持总体平稳的走势,但结构性经济波动对企业和就业的影响仍然不容忽视。 据分析,2015 年就业需求与 2014 年相比没有明显的起伏。然而企业所需要的劳 动力从数据分析看来是呈递减的趋势逐渐达到饱和。 再加上大部分企业的招聘条 件都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所以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量不大。因此今年的就业 形势是非常严峻的。从目前情况看部分企业经营预期不乐观。 2.2.就业难的四大误区就业难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就业观念错误。在当今追求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