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内 容 摘 要 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 模具产品已提升到技术装备总体水平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其中,尤其是冷挤压模具,它是实现少、无切削加工的重要工艺装备,在现代生产加工 中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冷挤压加工时,常常遇到一些妨碍正常投产的重要问题, 就是模具受到损坏,最终导致模具失效。 本文结合工厂实际的生产状况,对冷挤模具应用,冷挤模具的失效形式,以及对所 产生的各种失效形式进行分析,而后找出解决的办法,提高生产效益,减少成本,使冷 挤压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冷挤压加工 冷挤模具 失效 目 录 引 言 1 一、挤压的实质及方法分类 2 (一)冷挤压加工的实质 2 (二)冷挤压的方法分
2、类 2 二、冷挤压的特点 2 (一)冷挤压的优点 3 (二)冷挤压的缺点 4 三、冷挤压的实现形式 5 (一)冷挤压模具的构造及特点 5 (二)对冷挤压模具的基本要求 6 四、冷挤压模具的失效性 6 (一)模具失效出现的过程 6 (二)模具失效的形式 7 五、冷挤模具的工作条件14 六、模具损坏的各种具体因素14 (一)模具材料的影响14 (二)模具结构的影响15 (三)模具制造工艺的影响16 七、模具工作条件和使用维护的影响17 (一)被加工材料的影响17 (二)润滑条件的影响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冷挤压模具的失效性分析 冷挤压加工的发展在初期是极其缓慢的,长期以来一直局限于铅和
3、锡等几种较软的 金属材料。18世纪末,法国人首先成功地冷挤压出铅棒。直到19世纪20世纪初,才开始 应用于锌,锡,纯铜,无氧铜及黄铜等,如冷挤压生产锡制牙膏管,英国于1886年开始 运用于冷挤压加工,某一工厂先从加工软金属开始,后来逐步实现冷挤压比较坚硬的有 色金属,如锌,铝,铜极其合金。1903年美国运用冷挤压制成薄壁黄铜管,随后,又采 用预制成杯形坯料,然后再用正挤压的方法,成功地制成深孔杯形件,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间,美国军火商采用这种挤压方法大批量生产黄铜弹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用 冷挤压方法可成批生产纯铝和纯锌电容器外壳等各种有色金属器件。 钢的冷挤压正式用于国民经济中的各行各业始
4、于1947年。美国于1949年发表了关于 各种钢材冷挤压前后力学性能的实验结果。德国于1950年发表了关于黑色金属的冷挤压 实验报告,得出了一些基本工艺的技术数据,并在1953年公布了关于钢的冷挤压压力和 挤压功的实验结果,日本于1957年引进专用冷挤压压力机以后,在钟表等精密仪器工业 中开始应用冷挤压加工,由于这种技术的经济效益极其显著,不久,便在大批量生产的 汽车,电器及纺织等工业部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在,这种技术已在机械零件制造 行业中成为一种极重要的加工手段,并遍及于国民经济的各个工业部门。 在我国,解放前,冷挤压加工技术是极端落后的。当时只有极少数的工厂用铅,锡 等有色金属挤压牙膏管,线材和管材等,解放后,冷挤压加工技术得到了发展,在改革 开放以来,引进了一些国外先进的模具材料的使用方面,除了采用高碳高铬钼钢,高速 钢,滚珠轴承钢,弹簧钢以外,还采用了不少新型模具钢以及硬质合金,基体钢,钢结 构硬质 合金 等。 冷挤压 模具 的使 用寿 命已从 一般 可达500050000次 增加到 4000005000000次。在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