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论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的特点及方法论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的特点及方法 【摘【摘 要】要】 小学儿童具有童年期的一般特点,但教育者在其 心理发展的连续性的基础上,一般又将小学时期分为低中高三个阶 段。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指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建 立在学龄前儿童的基础上,所以既保留着幼儿期的一些心理特点,又 开始了童年期心理发展的历程。关注和了解小学低年级儿童,对于低 年级任课教师顺利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帮助初入学儿童迅速适 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都有重要意义 。由于小学低年级儿童时 期又称学龄初期,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 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
2、的最佳时期,所以低年级儿童的教 学是尤为关键和重要的。 【关键词】【关键词】低年级低年级 儿童儿童 美术教学美术教学 教学特点教学特点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由于小学低年级儿童时期又称学龄初期, 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时 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的最佳 时期,所以低年级儿童的教学是尤为关键和重要的。 一、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特点 小学儿童感知尚处于初步发展水平, 他们对事物的空间、 时间和 运动特性的感知有很大的局限性。 小学生的观察力是其感知发展的高 级形态, 也是以其感知觉发展水平为基础的。有研究者针对小学低中 高年级学生的观察品质进行比较分析, 发现小学低年级儿童在观
3、察的 2 精确性方面,他们只关注事物的大致轮廓与整体特征,不能作精细分 析和细节把握,如以识字为例,常常将“未”与“末” , “己”与“已” 混淆。所以了解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也是一个关键点,只有了 解其心理特征,才能找到针对小学低年级教学的方法。 1、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从出生 到成人的认识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积累过程, 而是伴随 着认知结构的不断重构, 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 时期或阶段。他将人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分为了四个阶段:感知 运动阶段(0-2 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只具有感觉和动作的分化特征, 而没有表象和运算的智慧。前预
4、算阶段(2-7 岁) ,这个阶段由于 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逐渐运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 其阶 段特征为单位思维、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为中心。具体运算阶段 (7-10 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抽象概念,因而能 够进行逻辑推理,其思维特点主要有:多维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 自我中心和具体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 岁) ,该阶段儿 童思维已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 开始相信形式的效力,其显著特 点是思维已能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 能够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理的 思维。 2、了解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小学低年级学生感知还带有明显的无 意性,在良好教学的影响下,他们感知的有意
5、性会不断的发展起来。 从中年级开始感知才会从笼统性向精确性发展。 小学生记忆具有以下 几个特点: 、 无意识记占优势到有意识记成为主要的记忆方式。 、 3 由机械识记占优势到意义识记逐渐占有重要地位。 、具体形象记忆 仍占有主导地位,而词的抽象记忆迅速发展。因此,小学时期的直观 教学非常重要。 3、了解儿童的人格发展特点。人格决定了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 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埃里克森认为 人格的发展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 其中前五个属于儿童成长 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0-1.5 岁) , 埃里克森认为信任感是一个人形成健康人格
6、的基础。、 自主感对羞 耻感与怀疑(2-3 岁) ,埃里克森认为该阶段儿童具有双重渴望,既 渴望认同又渴望自己做主,所以会缺乏信心,行动拘束。主动感对 内疚感(4-5 岁) ,该阶段主要是主动性的培养,发展顺利者会主动 好奇,行动有方向,开始有责任感;发展障碍者会畏惧退缩,缺少自 我价值感。、勤奋感对自卑感(6-11 岁) ,阶段对儿童影响最主要 的应属于学校因素,埃里克森指出, 许多人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习惯 可以追溯到本阶段的勤奋感。 、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2-18 岁) , 该阶段能够培养自我同一性, 使其能够组织自己的动机、 能力及活动 经验而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有的会明确自我追求的方向,有的会 时而感到彷徨迷失。 4、了解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自我意识包含了认识成分、情感 成分及意志成分, 个体的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 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生理自我,是以个体的躯体为中心,是 自我意识的原始状态,在 3岁左右基本成熟。、社会自我,儿童在 4 3 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自我评价特性和对道 德判断能力也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