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科生本科生毕业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 设 计 题 目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研究 作 者 姓 名 学院、 专业、 年级 物电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任务下达日 期 2015 年 3 月 20 日 一、论文任务书一、论文任务书 从电压稳定的研究方法,负荷模型的结构,着重从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方面对电 压稳定进行研究。 二、论文的基本要求二、论文的基本要求 1.论文要求书写整齐,条理分明,表达正确、语言正确。 2.论文要求内容全面,丰富。 3.3.论文论文( (设计设计) )进度安排进度安排 阶段 论文(设计)各阶段名称 起止日期 1 熟悉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及设计背景资
2、料 3.204.25 2 查阅有关资料 4.265.27 3 阅读设计要求必读的参考资料 5.285.29 4 书写设计说明书 5.306.15 5 小组答辩质疑 6.216.22 6 上交设计成果 6.30 4.4.需收集和阅读的资料及参考文献(指导教师指定)需收集和阅读的资料及参考文献(指导教师指定) 1: 陈珩.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三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2:何仰赞.温增银.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3:陈悦.电气工程毕业设计指南电力系统分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 出版社,2008 4韩祯祥.电力系统稳定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19
3、95 5王梅义,吴竞昌,蒙定中.大电网系统技术(第二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 社,1995 年 6 月 6刘道伟,谢小荣,穆钢,黎平, 基于同步相量测量的电力系统在线电压稳定指标 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25(1) 7罗 毅,赵冬梅,潘学龙.基于 PMU 技术的电压稳定研究J.2006,23(2) 8孙华东,周孝信.计及感应电动机负荷的电力系统在线电压稳定指标J.中国 电机工程学报,2006,26(6) 9王新宝.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 10李宏仲,程浩忠,朱振华,李树静.分岔理论在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研究中的 应用述评J.继电器,2006,34(4):69-
4、74 11侯媛媛.电压稳定性评估方法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 摘摘 要要 电力系统是一个具有高度非线性的复杂系统, 随着电力工业发展和商业化运营, 电网 规模不断扩大,对电力系统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代大型电力系统中,电压不稳定 /电压崩溃事故已成为电力系统丧失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对电压稳定性问题进 行深入研究,仍然是电力系统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从国内外一些大的电力系统事故的分析来看, 发生电压崩溃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无法 预计负荷增长或事故发生后可能导致的电压失稳的程度和范围, 难以拟定预防和校正的具 体措施。 所以, 我们有必要在负荷模型基础上考虑采用更好的方法来
5、进行电压稳定性评的 研究。 关 键 词 :关 键 词 : 电力系统,电压崩溃,电压失稳,稳定性 1 1 目目 录录 1 前言 . 3 1.1 电压稳定性及其类型 4 1.2 电压稳定的研究内容 6 1.3 电压稳定的研究展望 7 2 电压稳定的研究方法 8 2.1 静态分析方法 . 8 2.1.1 灵敏度分析法 8 2.1.2 特征值分析法、模态分析法和奇异值分解法 8 2.1.3 连续潮流法 9 2.1.4 非线性规划法 9 2.1.5 零特征根法 9 2.2 动态分析方法 10 2.2.1 小干扰分析法 . 10 2.2.2 大干扰分析法 . 10 2.2.3 非线性动力学方法 . 11
6、2.2.4 电压稳定的概率分析 . 11 3 负荷模型的结构 12 3.1 静态负荷模型 12 3.1.1 指数负荷模型 . 12 3.1.2 多项式负荷模型 . 13 3.1.3 与频率有关的负荷模型 . 13 3.2 动态负荷模型 14 3.2.1 机理式模型 . 14 3.2.2 传递函数形式的负荷模型 . 16 3.2.3 差分方程形式的负荷模型 . 17 3.3 非机理式模型 17 3.4 负荷导纳模型法的原理简述 18 1 2 4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方法 19 4.1 节点类型 20 4.2 待求量 20 4.3 导纳矩阵 20 4.4 潮流方程 22 4.5 牛顿拉夫逊算法 22 结 论 . 23 参考文献 . 24 3 1 1 前言前言 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规模非线性动态系统, 其稳定性研究一直是电力系统规划与 运行的重要课题。 长期以来, 无论是经典的还是现代的电力系统稳定性理论及其分析方法, 其关注的重点均为系统的角度稳定性, 尤其是集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