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电能无线传输装置的硬件设计 作者姓名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专业班级 学学 院院 信息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提交日期提交日期 2016 年 3 月 7 日 电能无线传输装置的硬件设计电能无线传输装置的硬件设计 姓名:专业班级: 摘要: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通过电磁感应、电磁共振、电磁辐射等多种形式实现 非接触式的新型电能传输,能帮助使我们摆脱传统的电能传输方式的各种缺点。 文章阐述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背景,介绍了该传输方式的各种优点,以及 在国内外的研究发展历程。 之后叙述了现有理论框架下的三种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并比较了四种技术的特点。文章的最
2、后,阐述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应用前景和 领域。 关键词:无线电能传输;电磁感应;电磁共振;电磁辐射;传输效率 1 1 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背景及意义 人类社会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便进入了电气化时代。大至遍布世界各地 的高压线、电网,小至各种各样的家用电气设备,传统的电能传输主要通过金属 导线点对点,属于直接接触传输。这种传输方式使用电缆线作为媒介,在电能传 输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问题。例如尖端放电、线路老化等因素导致的 电火花,不仅会使线路损耗增大,还会大大降低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1,且会 缩短设备的寿命。在油田、钻采矿井等场合,用传统的输电方式容易由于摩擦而 产生微小电火花,严重时甚
3、至引起爆炸,造成重大的事故。在水下,导线直接接 触供电还有电击的危险2-4。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在呼唤着一种摆脱金属电缆的电 能传输方式,即无线电能传输。无线电能传输(WPT)是一种有效的新型电能 传输方法, 通过无线电能传输, 不需要使用电缆或其他实物就能进行电能的传输, 电能可以通过短距离耦合,中等范围的谐振感应和电磁波感应传输,在很难使用 传统电缆的地方也可以实现电能传输5。 实现无线电能传输,将使人类在电能方面的应用更加宽广和灵活。电能的无 线传输技术将开辟人类能源的另一个新时代,给大众带来非同凡响的意义和影响。 下面将阐述无线电能传输的各种优点: 方便性:设想一下,只需一个充电器垫,就可
4、以同时为智能手机、MP3 播 放器等多个数码设备充电,不知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少便利。有了无线供电技 术,设备的充电供电将不受插座和线缆束缚,从而更方便。不难想象,在不久的将 来,这样的无线充电设施就会被普及,遍布各个家庭及公共场所。人们可以利用 这些无线供/充电设备随时随地供/充电。就像今天无论在何地都可以自由自在的 上网冲浪一样。 通用性:现在的电子产品充电供电由于存在不同品牌、不同接口充电器不兼 容的问题,需要携带各种杂乱的电源适配器和数据线。无线供电技术一旦普及, 这个问题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消费者不只需携带一个小小的充电器垫,甚至酒 店、餐馆等地已为客人准备好充电器垫,将可一举解决令
5、人头疼的充电器不兼容 问题. 美观性: 如今, 用于工作和娱乐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 其增长速度令人咋舌。 但随处可见的乱糟糟的一团团电缆十分影响美观性和人的好感。 而无线充电技术 的出现将可以显著改善这个问题。在解决了效率转化、电磁辐射安全的情况下, 若所有家电都进入无线供电时代,将能有效的解决家庭布线、家电固定化、景观 破坏、居室墙面等问题,美化人的生活环境。再者,没有了电线接口和充电接口, 便携式电子设备体积将进一步缩小,从而增加设备的美观。 应急性:在沙漠、海岛、北冰洋和偏僻的山村等缺乏或无法连接输电线的地 方,无线供电也能发挥巨大作用。另外,还可解决传统供电中的一些特殊问题, 例如,美
6、国的研究者曾设想在高速公路的沿线设立各种微波发射台,为沿途的汽 车提供不断的能源供应, 加拿大等国也开始尝试用电磁辐射式无线供电的无人机 作为电视转播台。 因此, 在将来, 无线供电还可成为一种特殊、 紧急的供电方法。 安全性:无线供电可避免经常性的插拔插头引起的插头损坏、接触不良等安 全问题;电子设备的外壳上可省去金属接点和电气开口,可消除接触可能产生的 电火花,从而避免电火花可能引发的爆炸;同时电子产品的防水性及密封性将进 一步增强。着在医疗仪器方面也将带来益处,因为电池供电的医疗设备的防水性 能将得到提高,且更易于消毒. 2 2 无线电能传输发展历程无线电能传输发展历程 19 世纪 30 年代,迈克尔法拉第提出电磁感应定律,即穿过闭合电路的磁 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会有电流产生。19 世纪 90 年代,被称为无线电能传 输之父的尼古拉特斯拉第一次提出无线电能传输的构想,并于 1899 年演示了 无导线的高频电流电动机,但出于效率与安全的考虑,这一技术就此搁置6。20 世纪 2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