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京津冀京津冀区域区域一体化一体化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摘 要 进入 21 世纪以来,物联网、电子商务、社会化网络的快速发展正带来数据 的飞速增长。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京津冀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发 展,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推进势在必行,且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京津冀地区正在 逐步朝着区域一体化的方向迈进,目前的发展水平依然较低,还存在着“产业结 构趋同,低层次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等问题。京津冀区域的空间结构演化可能 逐步朝着从“双核”发展到“三核”、 由单中心向多中心以及“三轴、四区、 多中心、 网络化” 等方向发展。 京津冀地区应加紧构建合作机制, 加强合作交流
2、, 实现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加速推进。 关键词:关键词:大数据;京津冀;区域一体化 一一 、引言引言 进入21 世纪以来,物联网、电子商务、社会化网络的快速发展正带来数据 的飞速增长。早在1980年, 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就在第三次浪潮一 书中提及了“大数据”。2008 年9 月,自然杂志发表“Big data”专题文 章,首次提出大数据名词2009 年,联合国提出“数据脉动”,并发布联合国 “全球脉动”计划大数据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报告。2011 年, 科学 杂志推出大数据专刊,IBM 公司和麦肯锡公司分别发布大数据调研报告,指出了 大数据研究的地位以及将给社会带来的价值。2012 年3
3、月,美国奥巴马政府宣 布投资2 亿美元启动“大数据研发计划。大数据的定义,目前国内引用最多的是 来自维基百科的描述: “大数据是由于规模、复杂性、实时而导致的使之无法在 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对其进行获取、存储、搜索、分享、分析、可视化的 数据集合。” 近年来, 京津冀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 整个区域的地区生 产总值、地区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指标均实现了大幅度增长。 2015年,北京市GDP总量为23014.59亿元,同比上年增长6.9%;天津市GDP总量为 16538.19亿元;同比上年增长9.3亿元;河北省GDP总量为29806.11亿元,同比上 年增长6.8%
4、。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推进势在必行。京津冀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因此一直以来都受到不少 专家学者的重视。作为我国的三大城市群之一,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目前已经进入 到全面推进的阶段。 二、京津冀二、京津冀区域区域一体化的意义一体化的意义 郭岩峰和王晓利(2011)认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 义,但仍然存在着合作机制不完善、发展定位存在较大趋同性、三地产业存在较 大相似性以及三地发展落差较大等诸多问题, 提出了建立完善一套有效的协商合 作机制,合理定位三地在一体化格局中的位置,根据各地的比较优势来进行合理 分工以及建立区域合理的经济补
5、偿机制的对策。崔冬初和宋之杰(2012)认为京 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能够促进三地更好地发展, 而且能为周边地区乃至整个 国家的发展带来持续的影响,并提出了要建立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逐步完善基 础条件,促进区域错位发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以及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政策措 施。刘新建(2010)认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我国三大经济发展引擎已经 到了成型的关键时期,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的产物,认为应当慎重的看 待天津作为北方经济中心的定性,还认为要努力实现区域多层次、多方面的均衡 发展。唐茂华(2005)认为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要充分发挥北京和天 津的双核心作用,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要
6、素自由流动,城市形成网络的发展格 局。吕中行和谢俊英(2007)认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速度落后于长三 角和珠三角其原因在于该区域内经济联系较弱有直接关系, 而不管从国家战略的 需要还是从社会稳定、生态安全以及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来看,加强 京津冀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必然。 三、大数据背景下京津冀三、大数据背景下京津冀区域区域一体化的现状一体化的现状 孙久文、邓慧慧(2008)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通常包含四个阶段:第一阶 段是取消对商品流行的限制,实现贸易一体化;第二阶段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实现要素一体化;第三阶段是区域内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达到政策一体化;最 后,所有的贸易、要素、政策全面的统一,实现完全一体化。他们通过对京津冀 都市圈区域合作的现实分析认为,京津冀都市圈已经走过了贸易一体化阶段,目 前阶段是要素一体化的阶段,并且正在向政策一体化阶段迈进。张建峰(2008) 认为京津冀区域中较低的城市化水平已经影响到了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 程,所以应当大力推进京津冀区域中的城市化水平。孙久文和丁鸿君(2012)选 取京津冀区域内的主要城市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