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第一部分 编制依据 1. 施工合同 2. 施工图纸 3. 主要法律、法规、规范和规程 4. 相关图集和技术标准 第二部分 工程概况 1、建筑物概况 本工程为某省公司的办公楼,位于市郊公路边,建筑总面积为 6262 , 平面形式为 L 型,南北方向长 61.77m,东西方向总长 39.44m。该建筑物大部分为五层,高 18.95m,局部六层,高 22.45m,附楼(FL 轴)带地下室,在轴线处有一道温度缝,在 F 轴线处有一道沉降缝。其总平面、立面、平面如图 1-1、图 1-2 所示。 本工程承重结构除门厅部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半框架结构外, 皆采用砖混结构。 基
2、础埋 深 1.9 m,在 C15 素混凝土垫层上砌条形砖基础,基础中设有钢筋混凝土地圈梁,实心砖墙 承重,每层设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内外墙交接处和外墙转角处设抗震构造柱;除厕所、盥 洗室采用现浇楼板外,其余楼板和屋面均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多孔板,大梁、楼梯及挑檐均 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 室内地面除门厅、走廊、试验室、厕所、后楼梯、踏步为水磨石面层外,其他皆采用水 泥砂浆地面。室内装修主要采用白灰砂浆外喷 106 涂料,室外装修以马赛克为主。窗间墙为 干粘石,腰线、窗套为贴面砖。散水为无筋混凝土一次抹光。 屋面保温为炉渣混凝土,上做二毡三油防水层,铺绿豆砂。上人屋面部分铺设预制混凝 土板。 设备
3、安装及水、暖、电工程配合土建施工。 2、地质及环境条件 根据勘测报告:土壤为级大孔性黄土,天然地基承载力为 150kn/m2,地下水位在地 表下 78m。本地区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 0.5 m。 建筑场地南侧为已建成建筑物,北侧西侧为本公司地界的围墙,东侧为公路,距道 牙 3 m 内的人行道不得占用, 沿街树木不得损伤。 人行道一侧上方尚有高压输电线及电话线 通过。 3、施工工期 本工程定于 4 月 1 日开工,要求在本年 12 月 30 日竣工。限定总工期 9 个月,日历工期 为 225 天。 4、气象条件 施工期间主导风向偏东,雨季为 9 月份,冬季为 12 月到第二年的 1 月份和 2 月
4、份。 5、施工技术经济条件 施工任务由市建公司承担,该公司分派一个施工队负责。该队瓦工 20 人,木工 16 人,以及其他辅助工种工人如钢筋工、机工、电工及普工等共计 140 人。根据施工需要有部 分民工协助工作。装修阶段可从其他施工队调入抹灰工,最多调入 70 人。 施工中需要的电、 水均从城市供电供水网中引入。 建筑材料及预制品件可用汽车运入工 地。多孔板由市建总公司预制厂制作(运距 10km),木制门窗由市木材加工厂制作(运距 7km) 。 临建工程除工人宿舍可利用已建成的家属公寓楼外,其他所需临时设施均应在现场搭 建。 可供施工选用的起重机有 QT1-6 型塔吊,QT1-2 型塔吊。汽
5、车除解放牌(5 吨)外,尚 有黄河牌(8 吨)可以使用。卷扬机、各种搅拌机、木工机械、混凝土震捣器、脚手架、板 可根据计划需要进行供应。 第三部分 施工准备 1、施工进场准备 (1) .按照建筑总平面图及规划局、 勘测院提供的永久性经纬坐标控制和水准点控制基 桩, 进行建筑物施工测量定位, 设置现场的永久经纬坐标桩, 水准点基桩和工程测量控制网。 (2).组织精干管理班子和劳动力按需分批进场,进行施工及生活用房搭建,组织场地 清理等前期工作,并进行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做好施工现场水通、电通、道路畅通、通讯 畅通和场地平整工作;按照消防要求,设置足够数量的消防设施。 (3).安排施工用各种机具设
6、备,分批调度进场,根据平面布置就位,并接通施工用水 用电。 (4).办妥各项有关施工证件手续,执行国家和当地有关规定条例办法,做到有准备开 工,按规范施工。 (5).计划主材来源,对各种材料、半成品等材料征得建设方同意后,进行订货供料合 同和手续,并按施工进度计划提前进料供货,按指定地点堆放或进仓入库。 2、技术准备 (1). 熟悉施工图纸,组织图纸预审、会审,编制实施阶段施工组织设计。细化模板、 钢筋、脚手架等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绘制各部位模板组装图、早拆支撑体系设计、架 子工程设计等。 (2).组织本工程拟采用的新材料试验工作和新技术的培训准备工作。 (3).根据本工程要求,准备需用的测量仪器、计量工具、图集、工具书、资料、表格 等。 (4).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认真进行新技术项目的试制和试验。 (5).在现场建立试块养护池、养护室,试块及时养护,保证试块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3、物资准备 (1).根据预算的工料分析,按施工进度计划的使用要求,材料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分 别按材料名称、规格、使用时间进行汇总,编制材料需要量计划,并根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