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x 大学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论文) ) 开题报告 题题 目目 基于信号注入法的电容电流检测 院、系(部)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及班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0801 班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日 期 2 xx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基于信号注入法的电容电流检测 选题类型 研究型研究型 一、选题依据一、选题依据(简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生产需求状况, 说明选题目的、意义,列出主要参考 文献): (1 1)课题研究的目的)课题研究的目的: 在我国中压配电网中 80%以上的故障为单相接地,对单相接地危害治理的方法之一是 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谐振接地系统,对于谐振接地
2、补偿电网,对地电容的精致检 测至关重要。为了提高补偿精度,需要准确测量电网的三相对地电容。已有的检测方法大 多采用间接测量法,致使测量精度低,测试过程复杂,抗干扰能力差,而且对电力器件的 频繁操作会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性。目前,通过注入电流信号测量电容电流的方法倍受重 视。针对上述问题,进一步研究信号注入法的电容电流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2 2)课题研究的意义:)课题研究的意义: 伴随着我国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电缆线路在城市配电网中得到大量应用;伴随着用 户对电力系统安全可靠性要求的日益提高,用户对消弧线圈补偿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现有的各种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装置中所采用的电容电流计算理论
3、和方法,无法很好 满足用户的要求。要满足消弧线圈的补偿效果,首先就要测量配电网电容电流。 谐振接地系统的电容电流测量是自动调谐消弧线圈进行自动补偿的前提和依据。由于 故障后,消弧线圈必须快速合理地补偿电容电流,以使接地电弧快速自熄,所以消弧线圈 应实时跟踪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化,在电网正常运行时,测量计算当前运行方式下的电容电 流,以合理调节消弧线圈的出力。显然,对电网电容电流的计算精确度,将直接影响消弧 线圈的调谐和补偿效果。另外,配电网的对地电容(对应电容电流的大小)和 PT 的参数 配合会产生 PT 铁磁谐振过电压。 为了验证该配电系统是否会发生 PT 谐振及发生什么性质 的谐振,须准确地测
4、量配电网的对地电容值。通过测量电容值后才会知道该配电系统是否 在 PT 的谐振区域,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抑制 PT 谐振过电压的发生。 传统的电容电流测量方法可以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测量法如单相金属接地法,在较早时期,测量电容电流一般采用单相金属接地法, 这种方法就是利用一个断路器来操作,将配网线路人为地进行单相接地试验,然后通过电 流互感器直接测量入地的电容电流。这种方法需要的操作及接线非常繁杂,而且有可能危 及非接地相绝缘薄弱处的绝缘造成两相异地短路,很不安全。整个试验工作对试验人员和 电网的安全均构成威胁,试验的危险性很大。 3 目前存在着多种间接测量电网电容电流的方法,按照是否直接
5、接触一次侧,可分为两 大类:第一类如中性点外加电容法,在测量过程中须直接与一次侧打交道;第二类如注入 信号注入法,因在测量过程中是通过 PT 开口三角注入和实时测量反馈信号,所以无须与 一次侧直接接触。 信号注入法的原理是从微机测控器不断向电网发送出异频信号,同时接收来自电网的 反馈信号,根据相应等值电路及算法,即可计算得到电网的对地电容电流值。注入信号原 理尤其适用于电网不对称度小的系统。它具有在线检测电网电容电流值,不改变消弧线圈 的匝数或者气隙,不受电网中性点信号影响,测试方便,精确度高,稳定性好,适应性广 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一系列优点。 (3 3)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李玲玲,等.
6、 消弧电抗器自动跟踪的调谐技术.低压电器,2003. 2 王崇林.中性点接地方式与消弧线圈.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9. 3 要焕年,曹梅月.电力系统谐振接地,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1-3,162-163 4龙小平,叶一麟,连续可调消弧线圈,电网技术,1997,21(2):53-55,58 5 李润先.中压电网系统接地实用技术,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197-200 6 刘万顺.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86 二、主要研究二、主要研究( (设计设计) )内容、工作流程内容、工作流程 (1 1)课题研究内容)课题研究内容 1、 对配电网中性点谐振接地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并对与谐振接地系统有关的理论问 题和实际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说明。 2、 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利用消弧线圈跟踪电流的方法进行介绍,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方 法的使用范围和优缺点。 3、 提出给予特殊信号注入法的电容电流自动检测与调谐方法。 通过消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