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论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论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 入,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 取向也直接产生了影响。 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 育,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这成为当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培育;校园文化; 中国梦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社
2、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 大学 生作为充满理想、活力和激情的优秀群体, 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学习和践行的“先行军”。 一、大学生应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 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 具有相对稳定的特 点。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在 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前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 党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科学命题,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作了界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 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
3、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2 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 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观 念逐渐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 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我们以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 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应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首先 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其基本环节。 应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
4、主义发展 的最新成果, 全面反映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 和基本经验,全面反映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2.提高教师素养,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感化学生 教师承担着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对 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高校教师不论是思想政治课教 师还是专业课教师要在提高专业知识素质的同时, 还要加强政治学习 提高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是“才” ,政治素质是“德” ,是教师职业道 德中的思想品德。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教师加强和 提高自身“德”方面的修养,不仅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和合 格的教育者,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教育活动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 质、人格把学生培育和感化成德才兼备的人才。 3 3.树立优秀大学生典型,通过学生感化学生 心理学家认为, 人的行为往往被其内在动机和需要所驱动。树立 典型,塑造榜样就是为了提供行为参照,确立行为目标。学习者有了 目标参照,进而努力使自己的行为与榜样的行为一致。大学生身边的 优秀典型,他们的精神比较容易为大学生们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