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矿工程专业 2013 届毕业设计 前前 言言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全部教学进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同时也 是对我们学业成绩的最终考核。 毕业设计使我们在采矿工程上深入认识矿井各个 生产系统和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 培养了我们综合运用各门 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独立地、创造性地进行工作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采矿工程 技术问题的能力。 本次毕业设计是根据在集团煤矿进行的毕业实习中所收集的 矿井地质资料和图纸,并作了一些改动以后,对矿井进行的初步设计。 1、设计过程 本次的毕业设计主要是针对毕业实习的煤矿所做的设计, 设计中用到 的资料都是来自毕业实习中所搜集的资料。设计时间为
2、 3.18-6.5,在这次的设 计过程中,认真贯彻矿产资源法 、 煤炭法煤炭工业技术政策 、 煤炭安全规 程 、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以及国家其它发展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积极采 用切实可行高产高效的先进技术与工艺,力争自己的设计成果达到较高水平。另 外本设计以实践教学大纲及指导书为依据,严格按照安全规程的要求, 采用工程技术语言,对矿井的开拓、准备、运输、通风等各个生产系统进行了初 步设计。 在这次的设计过程中,我严格要求自己,不懂的地方就请教指导老师和周围 的同学,并翻阅了煤矿矿井采矿设计手册和指导书。通过本次的设计,我对 煤矿采矿的各个系统又有了深入的认识,温习了以前学的知识,又学习到了课
3、本 以外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综合起来应用。这样 达到了对理论知识“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同时也学到了一些实际生产过程中的 经验。 2、主要开采条件 本设计是针对煤矿3号煤层的初步设计, 本矿井设计产量为400万吨, 矿井整体地质条件比较简单。该井田东西走向长约 7.4km,南北倾斜约 17km,面 积约 107.3818k 。本次设计开采煤层的平均厚度为 6m,平均倾角为 6,为近 水平煤层,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4.42 m/t, 矿井瓦斯等级为高瓦斯矿井;矿井正 采矿工程专业 2013 届毕业设计 常涌水量为 250m/h,最大涌水量为 550m/h。本设计取 50
4、0m/h。局部地段有 发生自燃的可能。3 号煤层煤尘具有爆炸性。 3、主要设计特点 (1)井田开拓方式。本设计设计主副井一对,采用分区式通风方式,每一盘 区对应一个回风井。采用盘区式开拓方式,两条大巷沿井田南北走向布置在井田 中央,大巷沿煤层底板布置在煤层中,井底车场形式为立井梭式车场。 (2)准备方式。本设计将井田划分为 7 个盘区,首采盘区为 E2 盘区,采用 3 条上山,上部车场为顺向平车场,中部为甩入平巷式甩车场;下部为大巷装车立 式绕道车场。 (3)采煤方法。采煤方法为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采用液压支架支护;采掘 比约为 1. (4)矿井通风。矿井总风量为 154sm,容易时期的总阻力
5、 3602.544Pa,通 风困难时期的总阻力 4204.84Pa。工作面配风 78.3m/s。本设计选用 FBCDZ-8-No28B-2450KW 型通风机。 4、主要问题和建议 本次设计的主要是在定下开拓方式之后对各个系统进行完善,包括准备方 式、采煤方法、运输、通风、矿建等取消了提升和排水系统的完整设计,只在开 拓方式的经济比较中有体现,对提升和排水方面不是懂的很深。 由于时间和能力有限,在本次的设计可能还存在一些缺点和错误,恳请老师 批评、指正。 采矿工程专业 2013 届毕业设计 摘摘 要要 1、本设计源自集团煤矿,图纸及文字资料均来自矿上。 2、主要开采条件 主采煤层为 3 号煤层
6、, 煤质为贫煤, 为高瓦斯矿井, 矿井正常涌水量为 250m /h,最大涌水量为 550m/h。本设计取 500m/h 进行设计。局部地段有发生自 燃的可能。3 号煤层煤尘具有爆炸性。 3、主要设计特点 (1)井田开拓方式。本设计设计主副井一对,采用分区式通风方式,每一盘 区对应一个回风井。采用盘区式开拓方式,两条大巷沿井田南北走向布置在井田 中央,大巷沿煤层底板布置在煤层中,井底车场形式为立井梭式车场。 (2)准备方式。本设计将井田划分为 7 个盘区,首采盘区为 E2 盘区,采用 3 条上山,上部车场为顺向平车场,中部为甩入平巷式甩车场;下部为大巷装车立 式绕道车场。 (3)采煤方法。采煤方法为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采用液压支架支护;采掘 比约为 1. (4)矿井通风。矿井总风量为 154sm,容易时期的总阻力 3602.544Pa,通风 困 难 时 期 的 总 阻 力 4204.84Pa 。 工 作 面 配 风 78.3m /s 。 本 设 计 选 用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