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 目录目录 第一节 绪论 2 一 设计特点 2 二 实例设计基本资料 . 3 三 桥型及纵横断面布置 . 3 第二节 主梁内力计算 4 一 恒载内力计算 . 5 二 活载内力计算 . 5 第三节 1 号墩柱及柱的计算 30 一 横载计算 30 二 活载计算 30 三 墩柱配筋设计 30 四 桩基计算 35 五 墩顶纵向水平位移检算 41 六 墩顶纵向水平位移验算: 42 第四节 4 号墩桩基础计算 43 一 恒载计算 43 二 活载计算 43 三 桩的配筋 47 四 桥墩群桩基础承载力计算 . 50 五 桩身检算 51 总 结 . 54 致 谢 . 55 附 录 .
2、56 XX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2 第一节第一节 绪论绪论 一一 设计特点设计特点 简支转连续是连续梁桥施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一般先架设预制主梁 ,形成 简支梁状态;进而再将主梁在墩顶形成连续梁体系。该施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施工方法 简单可行,施工质量可靠,实现了桥梁施工的工厂化,标准化和装配化。概括的讲简支 转连续施工法是采用简支梁的施工工艺,却达到建造连续梁桥的目的。目前随着高等级 公路的发展,为改善桥梁行车的舒适性,简支转连续梁桥在中,小跨径的连续梁桥中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简支转连续梁桥中由简支状态转换为连续梁桥状态的常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将主梁内的普通钢筋在墩顶连续; 2将主梁内
3、纵向预应力钢束在墩顶采用特殊的连接器进行连接; 3在墩顶两侧一定范围内的主梁上部布设局部预应力短束来实现连接 第一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常在墩顶负弯矩区发生横向裂缝,影响桥梁的正常使 用。方法二的效果最好,但施工困难,故一般不采用。第三种方法不仅施工可行,并且 具有方法二的优点,同时又克服了仅采用普通钢筋连续的开裂问题。所以一般简支转连 续梁桥多采用墩顶短束与普通钢筋连续这样的构造来实现简支转连续。 由于简支转连续梁桥在施工过程中常存在体系转换,那么必须依据具体的施工过程 来分析结构的受力。施工的第一阶段是形成简支梁,此阶段主梁承受一期恒载自重产生 的内力及在简支梁上施加的预加力;第二阶段首先
4、浇筑墩顶连续段混凝土,待混凝土达 到要求的强度张拉后张拉墩顶负弯距束(局部短束) ,最终形成连续梁。连续梁成桥状 态主要承受二期恒载,活载,温度,支座沉降产生的内力以及负弯矩短束的预加力,预 加力的二次矩,徐变的二次矩等。由上面的分析可知,简支转连续梁桥跨中正弯矩要比 现浇一次落架大,而支点负弯距要比现浇一次落架小。因此,在主梁内要配置足够数量 的正弯矩束筋,以满足连续梁状态的承载要求和简支状态下的承受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 的需要。 简支转连续梁桥施工程序对结构内力也有一定的影响。目前施工有两种做法:一种 是先将每片简支梁转换为连续梁后,再进行横向整体化;另外一种做法是先将简支梁横 向整体化后,
5、再进行结构的体系转换。前者按平面结构进行计算分析较为合理;而后者 体系转换后已属空间结构,要进行较为精确分析,比较复杂。因此,后面介绍的设计实 例采用第一种施工工序,以便同所采用的结构分析软件的基本模式相吻合,提高计算分 析的可靠性。 采用简支转连续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一般采用等高度的主梁。主梁截面型 式可为箱形,T 形,工字形等,主梁的高跨比一般为 H/L=1/161/25。简支转连续梁桥 常采用跨径为 20-50M,国外最大跨径也有达 80M。此外,为使连续梁的内力分布更加合 理,边中跨径之比为 0.6-0.8,但考虑预制,安装的方便也可采用等跨度。主梁横断面 XX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6、 3 构造,钢束构造及计算结果等设计内容详见设计实例。 二二 实例设计基本资料实例设计基本资料 (一)桥梁线性布置(一)桥梁线性布置 1.平曲线半径:无平曲线。 2.竖曲线半径:无竖曲线,纵坡为 0.8% (二)主要技术标准:(二)主要技术标准: 1设计荷载:公路一级 2桥面宽度:净 9 附 22.0m 人行道; 3设计洪水频率:1/100 4基本地震烈度: 5桥高由线路标高控制 (三)主要材料(三)主要材料 1混凝土:主梁采用 C50 号混凝土,盖梁采用 2普通钢筋:采用符合 GB1499-84 标准的钢筋,直径12mm 者采用级 20MnSi 热轧螺纹钢;直径12mm 者采用级 A3 热轧圆钢筋。 3支座:采用 GPZ()2.0DX 型、3.5DX 型、4.0DX 型和 5.0 型盆式橡胶支座, GPZ()4.0GD 型和 5.0GD 盆式橡胶支座。 4伸缩缝:采用 GQF-C60 和 GQF-MZL120 型伸缩缝。 (四)施工方式(四)施工方式 采用先简支后连续法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