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类号 密级 U D C 编号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题目 国内外书籍装帧设计的比较研究国内外书籍装帧设计的比较研究 系 别 艺术学院设计系 专 业 名 称 艺术设计(平面方向) 年 级 09 级艺术设计本科(平面 1 班)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二零一三 年 四 月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概述概述 在这个科技、信息全球化时代,中国的生活价值观、固有传统文化、道德伦理、 意识形态等都受国外文化理论冲击发生巨大且深刻的变化,崇洋媚外这种十分严重 的现象这要体现在文化上。建立和完善一个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的书籍装帧文化 系统,随着时代前进主要要在思想观念、价值判断、社会组织方式
2、以及设计形式等 方面有所体现,而且一定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去更新,而国内外书籍装帧设计的 比较研究将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20 世纪对于人类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时代,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促成了世界性 的经济繁荣,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精神面貌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随着新科技革命和 信息社会的来到,科学文化的日新月异,人类越来越不满足仅仅是现实所提供的某 些物质条件。近乎于持一种挑剔的态度去接受经济高度发达的物质性、精神性的享 受。而今的书籍装帧设计,也只有在不断更新与提高的基础上,才能符合时代的需 要。 而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艺术起于清末民初,尤其是受到“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 的推进以及西方科学技术的影
3、响,在鲁迅先生的积极倡导下,陶元庆、丰子恺、钱 君掏等等一大批著名装帧艺术家们的努力下,中国的装帧艺术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1949 年以后,出版事业的飞跃发展和印刷技术、工艺的进步,为书籍装帧艺术的发 展和提高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中国的书籍装帧艺术呈现出多种形式、风格并存的格 局。 “文革”期间,书籍装帧艺术遭到了劫难, “一片红”成了当时的主要形式。70 年代后期,书籍装帧艺术得以复苏。进入 80 年代,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推动了装 帧艺术的发展。随着现代设计观念、现代科技的积极介入,中国书籍装帧艺术更加 趋向个性鲜明、锐意求新的国际设计水准。 从上面可以推断出人类的信息传播应该是以语言和烽火的
4、方式作为第一期开 始,便逐步进入了第二期的文字和纸的发明;第三期的印刷和出版;第四期的有线 与无线电话以及电报的发明应用;直至第五期的电子计算机和集成电路的发明与利 用。而今天,我们正处在第四期与第五期的过渡。在以视觉传达为主的印刷出版物 之外,还有以视、听两种传达手段同时运用称之为多媒体光盘的新型书籍,等等。 由此我们应该意识到,所谓现代书籍装帧将包含着更为广泛的内容与形式。时代要 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现代书籍装帧的艺术特性。要看到它的发展,关注它的变化。 一成不变的模式将不复存在。新时期对设计师、出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 要不断提高充实,丰富自己的艺术积累,又要努力学习与装帧艺术关联的
5、科学技术 知识。坚持独立创意,不断进取,才能将我国的书籍装帧艺术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创造出属于新时代的中国书籍装帧风格,从而在世界文化领域中取得一个独特的地 位。这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主题主题 书籍装帧设计整个设计过程从书籍文稿到成书出版,同样在书籍形式上, 是一个平面化到立体化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了构思创意、艺术思维和技术手法的系 统设计。中国的书籍装帧形式主要在传统书籍装帧形式上比较突出,而国外的传统 书籍和现代书籍装帧在形式上没有多大改变,区别主要体现在字体和版式的装饰 上,这也是区别于国内书籍装帧的特点。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我主观认为主要是 其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理念。所以我们
6、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把国外好的理念 和我国国内最具特点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以实现国内外设计文化的交融。 书中将通过现代的表现形式表达传统的内容,颠覆人们对古典书籍的传统印 象,把现在与传统完美的结合起来,使人们更加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人们对 古代诗词的浓厚兴趣。不再认为诗词是枯燥无味的,让古典书籍看起来更生动,刺 激读者更好的阅读。 总结总结 书中将通过现代的表现形式表达传统的内容,颠覆人们对古典书籍的传统印 象,把现在与传统完美的结合起来,使人们更加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人们对 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不再认为传统文化是枯燥无味的,让古典书籍看起来更 生动,刺激读者更好的阅读。 这篇论文将在书籍装帧设计所涉及到的不同方面,我国国内和国外的书籍装帧 的不同点进行阐述。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范静: 心目沟通视觉的感动, 河南:美术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