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绪 论 4 第一节 工程概况 . 4 第二节 技术指标 4 一、公路正桥主要技术指标 . 4 二、铁路正桥主要技术指标 . 4 第三节 斜拉桥方案 5 一、斜拉桥概况 . 5 二、主桁 . 5 三、铁路桥面系 . 5 四、公路桥面系 . 5 五、主塔 . 5 第二章 斜拉桥主桁模型建立 . 6 第一节 建模思路 . 7 第二节 建模过程 . 7 一、节点编号 . 7 二、节点自由度 . 7 三、同位移约束 . 7 四、杆件单元 . 9 第三章 恒载及活载荷载计算 12 第一节 计算思路 12 第二节 公路恒载 12 一、正交异性板处 12 二、
2、混凝土结合板 13 三、交接处节点 13 第三节 铁路自重荷载计算 . 14 一、一级干线铁路自重荷载计算 14 二、客运专线铁路自重荷载计算 14 三、转化为节点荷载 15 XX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2 第四节 活载荷载计算 . 15 一、公路活载 15 二、铁路活载 16 第四章 斜拉索初张力确定 18 第一节 拉索初张力确定思路 18 第二节 拉索初张力确定 . 18 一、恒载索力 18 二、活载索力 20 三、拉索初张力 23 第五章 斜拉桥结构内力分析 25 第一节 恒载内力 25 一、确定控制断面 25 二、恒载作用下跨中断面内力 25 三、恒载作用下支座处断面内力 26 第二节
3、公路桥面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26 一、汽车荷载横向分布计算 26 二、求弹性支承的刚度系数 26 三、建立横梁模型 27 四、用移动荷载法求影响线 27 五、确定最不利桁架 28 六、求中桁的横向分布系数 28 第三节 公路桥面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 29 一、计算方法 29 二、求横向分布系数 29 三、确定最不利桁架 30 第四节 活载内力分析 31 一、分析思路 31 二、求汽车活载下的内力 31 三、求列车活载下的内力 32 XX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3 第六章 结构验算 34 第一节 内力检算 34 一、上弦杆件检算 34 二、下弦杆件检算 35 第二节 疲劳检算 . 36 一、上弦杆件
4、 21 单元疲劳检算 . 36 二、下弦杆件 117 单元疲劳检算 37 第三节 刚度检算 . 38 一、中桁上弦控制节点(40)的垂直挠度值 38 二、中桁下弦控制节点(119)的垂直挠度值 . 38 三、刚度检算 38 第七章 性能评价 39 一、恒载内力 39 二、活载内力 39 三、结构刚度 39 四、不妥之处 39 结束语 40 致 谢 41 参考文献 42 附 录 . 43 英文文献及翻译 斜拉桥总图 主桁杆件截面图 斜拉桥主塔图 XX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4 第一章第一章 绪绪 论论 第第一一节节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这个公铁两用江山大桥位于火星江山二桥下游 9.5km处的这个分汊
5、河段上, 北岸 为江岸区谌家矶,南岸为青山区建十路,大桥横越江山,连通太阳,土星两镇。 火星这个公铁两用江山大桥正桥全长 4657.1 米,在这个银河公路,铁路合建; 在水星公路,铁路平行对抗布置且两桥中心线相距 40 米,公路桥位于铁路桥上游。 由太阳按岸向土星岸跨孔布置 4 孔 40.7 米箱梁+(54.2+280+54.2)米连续梁+62 孔 40.7 米箱梁+(98+196+504+196+98)米钢桁斜拉桥+15 孔 40.7 米箱梁。40.7 米箱梁 铁路为简支架,公路为连续梁。公铁合建段长 2842.1 米,上层为公路桥面,下层为 铁路桥面。分建段长 1815 米。铁路四线,其中
6、下游两侧两线为 I 级干线,上游两线 为客运专线;公路六车道,全宽为 27 米。 第第二二节节 技术指标技术指标 一一、公路正桥主要技术指标公路正桥主要技术指标 (1)道路等级:按城市快速路标准设计。 (2)设计行车速度:80km/h (3)设计车道:双向六车道,行车道宽度 33.75(单向) (4)桥面宽度:27m (5)设计荷载:公路级 (6)最大纵坡:4% (7)桥面横坡:2% (8)设计风速:按百年一遇控制设计。 二二、铁路正桥主要技术指标铁路正桥主要技术指标 (1)线路等级:客运专线,I 级; (2)正线数目:客运专线双线及 I 级铁路双线; (3)正线相距:客运专线 5 米,I 级线 4.2 米,客运专线与 I 级线相距 8.6 米; (4)牵引种类:电力前牵引; (5) 设计行车速度: 货车按I级铁路速度标准, 客运专线200km/h以上, 按250km/h 作动力仿真设计; (6)设计活载:客运专线采用“zk 活载” ,I 级铁路采用“中活载” 。 XX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5 第三节第三节 斜拉桥方案斜拉桥方案 一一、斜拉桥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