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论文) 题目:题目:星三启动可逆运行电动机的星三启动可逆运行电动机的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控制系统的设计 院、系(站) : 学 科 专 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 学 生: 学 号: 指 导 老 师: 2012 年 12 月 摘摘 要要 可编程控制器(PLC)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将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 技术融为一体而发展起来的崭新的工业自动控制装置。目前 PLC 已基 本替代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而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PLC 已跃居工业自动化三大支柱的首位。 生产机械往往要求运动部件可以实现正反两个方向的起动,这就 要求拖动电动机
2、能作正、反向旋转。由电机原理可知,改变电动机三 相电源的相序,就能改变电动机的转向。按下正转启动按钮 SB1,电 动机正转运行,且 KM1,KMY 接通。2s 后 KMY 断开,KM 接通, 即完成正转启动。按下停止按钮 SB2,电动机停止运行。按下反转启 动按钮 SB3,电动机反转运行,且 KM2,KMY 接通。2s 后 KMY 断开, KM 接通,即完成反转启动。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PLC 概述 1 1.1 PLC 的产生 1 1.2 PLC 的定义 1 1.3 PLC 的特点及应用 2 1.4 PLC 的基本结构 4 第二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设计 7 2.1 电动机可逆运行控制电路
3、. 7 2.2 启动时就星型接法 30 秒后转为三角形运行直到停止 反之亦然 9 2.3.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 PLC 控制的梯形图、指令表 12 2.4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 PLC 控制的工作原理 .13 2.5 指令的介绍 .14 结 论 16 致 谢 17 参 考 文 献 18 1 第一章第一章 PLC 概述概述 1.1 PLC 的产生的产生 1969 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并应 用于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当时叫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目的是用来取代继电器,以执行逻辑判断、
4、计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 紧接着,美国 MODICON 公司也开发出同名的控制器,1971 年,日本从美国引进了这 项新技术,很快研制成了日本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1973 年,西欧国家也研制出他们的 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 随着半导体技术,尤其是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到 70 年代中期以后, 特别是进入 80 年代以来, PLC 已广泛地使用 16 位甚至 32 位微处理器作为中央处理器, 输入输出模块和外围电路也都采用了中、大规模甚至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使 PLC 在 概念、设计、性能价格比以及应用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这时的 PLC 已不仅仅是逻辑 判断功能,还同时具有数据处理、P
5、ID 调节和数据通信功能,称之为可编程序控制器 (Programmable Controller)更为合适,简称为 PC,但为了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1 Computer) 的简称 PC 相区别, 一般仍将它简称为 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 1.2 PLC 的定义的定义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 它采用了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和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 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命令,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 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外围设备,
6、都按易于与工业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 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应用面最广、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通用工业控制装置,自研制 成功开始使用以来,它已经成为了当代工业自动化的主要支柱之一。 2 1.3 PLC 的特点的特点及应用及应用 1) PLC 特点特点 (1)编程简单,使用方便 梯形图是使用得最多的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语言,其符号与继电器电路原理图相 似。有继电器电路基础的电气技术人员只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熟悉梯形图语言,并用来 编制用户程序,梯形图语言形象直观,易学易懂, 。 (2)控制灵活,程序可变,具有很好的柔性 可编程序控制器产品采用模块化形式,配备有品种齐全的各种硬件装置供用户选 用,用户能灵活方便地进行系统配置,组成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系统。可编程序控制 器用软件功能取代了继电器控制系统中大量的中间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 计数器等器件, 硬件配置确定后,可以通过修改用户程序,不用改变硬件,方便快速地适应工艺条件的 变化,具有很好的柔性。 (3)功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