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 程 设 计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设计题目:设计题目: 学学 院:院: 专专 业:业: 年年 级:级: 姓姓 名:名: 学学 号:号: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日日 期:期: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4 1.1 编制说明 4 1.2 编制依据 4 第二章 工程概况 5 2.1 工程位置和环境 5 2.1.1 自然地理情况. 5 2.1.2 地层岩性. 5 2.1.3 区域地质情况. 5 2.1.4 场地水文地质情况. 6 2.1.5 场地地震效应. 6 2.2 设计概况 7 2.2.1 工程内容. 7 2.2.2.总体情况. 7 2.2.3 特殊设计要求. 10 2.3 工
2、程特点 11 2.4 主要工程量及主要材料用量 11 第三章 施工组织保证体系 12 3.1 任务分工 12 3.2 组织管理体系. 13 3.3 项目管理目标 14 3.3.1 质量目标 14 3.3.2 工期目标. 14 3.3.3 安全目标. 15 3.3.4 文明施工目标. 15 3.4 项目组织机构. 15 第四章 施工方案 16 4.1 施工流向 16 4.2 施工顺序 16 4.3 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要求 16 4.4 施工方法 17 4.4.1 施工工序. 17 4.4.2 施工机具选择. 19 4.4.3 劳动力配备. 20 4.4.4 施工用水用电来源. 20 4.4.5 冬
3、雨季施工措施. 21 第五章 施工进度安排及工期保证措施 22 5.1 进度安排 22 5.1.1 工期目标. 22 5.1.2 进度计划. 22 5.2 保证措施 24 第六章 质量保证措施 25 第七章 安全保证措施 26 第八章 文明施工措施 27 第九章 总平面布置 28 岩土工程岩土工程施工施工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某高层建筑地基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某高层建筑地基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1.1 编制说明编制说明 本工程为高层建筑地基处理工程工程。本公司非常感谢建设单位对我方的 信任, 有幸参加本工程的投标,本着求真务实、兢兢业业的原则
4、编制本施工组 织设计,未提之处均按照施工图纸设计、国家现行技术规范、质量评定标准以及 有关文件等要求用于指导现场施工。 1.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基础设计依据为成都市勘察研究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设计图纸; 3.总平面布置图; 4.桩基施工规范; 5.图集川 03G316 ; 6.甲方提供的现场条件及要求。 7.高层建筑箱形及筏形基础技术规范 8.地下室防水技术规程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10.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1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13.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1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5、规范 第二章第二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2.1 工程位置和环境工程位置和环境 本工程位于本市金像寺村附近, 拟建物场地为拆迁区,场地周边为农民低 层住宅,场地地形较平坦,自然地坪标高(以钻孔孔口标高为准)493.83496.79m, 相对高差 2.96m。道路通畅,水通电通,场地已平整。地貌单元属成都平原岷江 水系二级阶地。 2.1.1 自然地理情况 拟建物场地位于本市本市金像寺村附近,交通便利。场地所处成都地区属亚 热带季风型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 冬少冰雪。七、八月份雨量集中,易形成暴雨。气温:多年平均气温 16.2C, 降水量、蒸发量均比较大,相对湿度
6、也较大。 2.1.2 地层岩性 在勘探深度内所揭见的地层岩性分布众多,并且变化规律不明显,主要有: 杂填土、素填土、粘土、粉质粘土、细砂、中砂、卵石等,其中以膨胀性粘土为 代表,其饱和含水,地下水经常储存在其中,往往引起各种场地地址问题,所以 对于膨胀土应该特别重视。 2.1.3 区域地质情况 成都地区大地构造体系的西部为华夏系龙门山构造带; 其东部是新华夏系龙 泉山构造带; 处于两构造单元间的成都平原北起安县、 南至名山、 西抵龙门山脉、 东达龙泉山,惯称成都坳陷。成都坳陷与成都平原分布的范围基本一致。呈北东 方向展布,是一西陡东缓受的构造盆地。而成都平原所处地壳为一稳定核块,东 侧距龙泉山褶断带约 20 公里,西侧距龙门山褶断带约 50 公里,近期龙门山褶断 带活动强烈,地震级别比较大,但对成都市区一般无重大影响,从地壳稳定性来 看属稳定区,场地属相对稳定场地。 2.1.4 场地水文地质情况 对于地表水而言,场地内及周边无地表水分布。而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却有着 很大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