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在消失的报纸 在拥挤不堪的信息市场,信息本身因不再紧缺而价值降低,公众的注意力已 经成为稀缺商品。 为了获得这种稀缺的注意力,职业信息传播者正在进行一系 列的尝试,这些尝试虽然不是真正的新闻记者所为,但在公众心目中却总是与新 闻业区分不开。 在日常的生活中,公众早已习惯了浏览微博,新闻客户端来获取新闻或咨询 来满足信息的需求,而通过浏览纸质报纸的公众只占新媒体浏览量的一小部分, 越来越多的报纸存在销售量骤减的尴尬局面。正如我们浏览的客户端上的信息 时,新闻的真实性无从考证,受众浏览了这一信息后,并不能确定的定义这条新 闻的真实性,从而会导致受众对媒体信息的真实性产生危机感,从而导致对传播 行
2、业信息的危害。 新闻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以信息换取注意力, 再通过广告商将这 种注意力变现, 从而维系整个行业的生存与发展。 公众的注意力是市场上的通货, 它的流通使得信息生产者可以变现、资源再分配、信息再生产。当信息极大丰富 之后,为了获得公众的注意力,信息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单位信息在注意 力市场上的竞争力:置换注意力的能力也随之下降。这里还有两个地方值得 注意。信息竞争力并不等于信息的质量与价值。当信息的质量无法进一步提高, 而竞争的强度持续增加时,信息提供者需要使用其他的方法包装信息,以提高信 息在注意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也就是原文说的“正在进行一系列的尝 试”。但也正如原
3、文所言,很多的尝试“并非真正的记者所为”。如果以信息本 身的质量来衡量信息的 “好坏”的话,当信息竞争力中质量与“包装、编辑” 的比重此消彼长时,可以想见注意力市场中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至 少,会有大量原本可以用在提高信息质量的资源被消耗在包装上面。 另一方面,信息注意力的交换需要成本,信息竞争力还包括可接近性。人们 去报亭购买报纸,这需要花费时间、精力、金钱。当同样竞争力的信息出现在互 联网上,人们只需打开网页就能获取它们时,报纸信息的“变现”能力便大幅度 下降。如果报纸想保持同样的竞争力,需要额外提高信息的质量和包装以弥补接 近性的劣势。当然,这里的前提是报纸与互联网都是受众能够轻易获
4、取的。报纸 的及时性和可接近性决定了一部分受众的购买欲望,相比于报纸而言,受众从互 联网上获取信息更加及时,信息量更加丰富,可获得的信息越多,那么如何来突 出报纸在信息的及时性和接近性上的优势呢?报纸的编辑在这里发挥了极大的 作用。文字编辑一方面是避免报纸出错的最后防线。他们更有能力对付拼写和语 法错误,而不死事实性错误。除了核实姓名和地址外,报纸没有向其撰稿人核对 事实的习惯。另一方面,决定了报纸内容的信息量,如何在这些信息量中筛选出 受众关注的内容,来赢得大众的喜爱,从而满足受众的需求。 在传统媒体时代,报纸、广播、电视是传媒界的大亨。但是广播的出现抢走 了一部分份额,后来出现了电视,再后来出现的是互联网。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使 得注意力市场中的竞争者多了起来, 不同形态的信息生产者提供了不同形态的信 息。由 于信息的形态与接近环境不一样,使得注意力市场内部分割出子市场, 整体市场内部,子市场内部,子市场之间进行着三个维度的竞争。 而现在,微博、微信、QQ、新闻客户端等社交网络都能够使人们的注意力有 地方消费,我们的注意力会被同事、家人的照片所吸引,我们会直接参与他人在 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