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有感 促进学生的优质学习离不开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作为一名高中数 学教师,数学课堂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是一生追求的目标。利用假 期时间认真的阅读了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本书介绍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 以及国内外 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还介绍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理论 及案例, 以及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和方案。 以及介绍了中学数学重要 内容的教与学理论、教学设计案例。 通过阅读可以加深老师对课堂教 学的研究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曾经听过一位教育名家说过一句话: 衡量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的 唯一标准,是学生的参与程度。一直
2、想朝这方面努力。看了这本书后 颇受启发。传统的课堂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是课堂唯一的提问 者,几乎从不激发学生的思维,不引导学生解释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 略,教师在讲台上,边讲边写,告诉学生怎样做,判断学生回答的是 否正确,展示正确的方法。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讲,机械的模仿,没有 自己的想法。 课堂教学水平开始提高, 教师开始引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师在课堂的数学会话中起了关键作用。 教师的提问开始关注学生的 思维,开始追问为什么,有什么方法,出现了一题多解,教师激发了 学生的思路,但是教师仍旧是主要思想的源泉。课堂教学水平进一步 提高,教师提出了探究性的,开放性的问题,学生相互质疑,提出自 己的
3、观点,教师把多种解释提供给学生,让他们进行比较,提出自己 的观点。合作教学合作学习开始了。最高境界,教师是一个合作的教 授者和学习者,调控课堂活动。学生自发提出问题,相互进行解释, 得到最终答案。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相互协助获得理解、 纠正错误。 例如在等差数列前 n 项和这节课里, 传统的数学教学设计为:教 师会讲个关于高斯的故事,告诉大家高斯用什么方法很快的求出1+2 +3+100,然后问大家如何求等差数列前 n 项和,在老师的引导下 大家学会了倒序相加的方法,很快的得出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公式。 在整个教授过程中,老师是教学的主导,告诉学生正确方法和答案, 学生缺乏思维,没有自己的
4、想法,被动的接受,机械的模仿。只知其 然,不知其所以然。数学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过程,从 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进行探索,层层递进,得到结论。教师营造一种 相互讨论的学习环境,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学 生通过先从特殊到一般的猜测,然后进行层层讨论,发现问题,解 决问题,产生错误,进行争论,得出合理有效的方法。教学过程重视 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能引导 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激发出智慧的火花。 “令人讨厌的艺术是把什 么都说出来了”,令人着迷的艺术是充满悬念,启发的艺术应是留下 悬念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猜想。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是我们数学老师一生去研 究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