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读后感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是作为教育者来讲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也是教育的核心问 题。随着新课标的实行,以前的单纯传授的教育形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要求了,现在要培养 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有关课堂的实效性,读完本书以后有几点体 会。 一、 课前准备,树立“有效”理念 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没有先进的教学观念,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学方 法,也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认识学 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 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 做到心中有学生, 把设计 “教师如何教” 转变为设计“学生如何学” ,对于课堂上的
2、每一个环节,都要反问自己:我设计的这个环节, 对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我设计的这个问题,能否使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我这样引入新 课,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组习题,以什么方式让学生参与,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只有 这样,才能达到课上的每一分钟都有效的目的。 同时,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对于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 教师可以找他们个别谈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鼓励,善意的批评、提醒能被学生接 受和理解,甚至感激,这会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为实施有效教学做好准备。 二、 激发兴趣,奠定“有效”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 忘食
3、的境地。 所以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 带着兴趣学习 是教学的一个最简单有效的法则。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可以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把数 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中,使学生在情绪上引起共鸣,发现数学奥秘。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浓 厚兴趣,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积极情感和愿望。 2.鼓励与宽容,呵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对学生进行激励,强化学生的 学习动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当学生取得成功时,可以产生一种满足, 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哪怕是在学习上表现出的一点点兴趣, 教师也要珍惜与呵护。要多表
4、扬,少批评,尤其对那些学习有困难而自卑感较强的学生,要 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老师真诚的鼓励,会增强学生学好数学 的信心。 三、 创造机会,让学生“有效”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是学生生 命活动过程。经常听到老师抱怨“这道题都讲了学生还不会” 。这是很正常的,一道题老师 讲的再明白,如果学生没有经过思考和动手,并没有转化成他自己的知识。只有经过有效参 与、积极思考,才能更好的内化知识。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 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想和方 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老师要创造一切机会,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学习 与探索中。 1.巧设环节,为学生积极参与创设条件。 在课堂环节设置中,结合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环节,如小组擂台赛、你来 当裁判、数学小门诊、我来闯关等等,这些小环节都可以激励学生有效的参与。同时充分利 用小组合作,兵教兵,让学生在帮助其他同学的同时,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 也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