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建筑学读书笔记城市建筑学读书笔记 摘要:在罗西的哲理中,生活是永恒的,那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建筑,其内在本质也应 该是永恒的。罗西批判了“幼稚功能主义”和当代“文脉主义论者”的伪自然主义城市观,抨击 了 20 世纪中大多数的城市观。认为建筑的分类不应取决于功能,类型应该从历史的建筑中 抽取,因为历史建筑不仅是物质,而且带有生活记忆。 关键词:类型学 居住区 纪念物 城市建筑学 这本书 1966 年发表, 到 1982 年第三版再版, 随后译成西班牙语、 德语、 葡萄牙语和法语。1982 年译成英语,1987 年由艾森曼主持再版。这本书在当代建筑理论界 引起过巨大反响,从侧面也说明这本书的重要
2、性。 作者:阿尔多 罗西,理论家、创作者、艺术家、教师兼建筑师,在他的祖国意大利以 至国际范围内获得了很大的声望。1990 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 代表作品:卡洛.菲利斯剧院,弗雷德里希大街公寓,威尼斯水上剧院,圣卡罗公墓公 墓等。 城市建筑学(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原以为本书研究的对象本是建筑,其实 是城市。 这里的建筑不仅包括城市中不同的建筑和城市的视觉形象, 还包括城市的建造过程。 这本书包括 3 版的序言、绪论与四个章节。阅读过程中感觉此书的内容略显晦涩,不太好理 解,读完整本书以后再看序言比较有帮助。 在绪论中, 罗西指出体现美学意图和创造更好
3、的生活环境是建筑的两个永恒特征, 但由 于建筑赋予社会具体形象,且与社会和自然有密切关系,因此不同于其他艺术和科学,这是 我们研究的基础。城市从聚居地演变而来,随着时间推移而发展,初始主题得到延续的同时 也在不断被修改着。 罗西主要把城市看成一种空间秩序, 同时也关注将城市视为建筑和空间 形成功能性产品的说法。 第一章:城市建筑体的结构。本书很重要的一章,罗西阐述了类型学的观点。(罗西一 直使用的是城市建筑体,而不是城市建筑,不知道英语是什么。urbanentities?)多数关 于城市的描述集中在其形式方面, 城市建筑体虽然只能是城市的某一方面, 但却是讨论问题 最为具体的实际出发点。 每个
4、城市建筑体都有其独特性, 其特性取决于什么?更多取决于形 式而不是材料(尽管材料更有实际意义),更取决于其在时空中发展出来的复杂属性。新建 的建筑就因为缺乏丰富的历史, 而不能具有同样的价值。 因此我们就不能只讨论建筑的风格 形式,而应该关注建筑留存的精神价值。罗西提出与城市建筑体相关的问题:个体,场所, 记忆和设计本身。 城市作为人造的产品,从新石器时期的茅草屋就开始,几乎和人类历史一样悠久。随着 住房、神庙和更为复杂的建筑出现,最初的类型出现。类型根据需要和对美的追求的发展, 特定的类型与某种生活方式相联系,尽管其表现的具体行状在各社会中不同。昆西(18 世 纪末法国著名建筑理论家)对类型下了定义:“类型”这个词不同于被精确模仿的对象,也不 是一种作为原型规则的元素。原型是一种依样复制的物体,是精确而确定的;而类型刚好相 反,人们可以构思出完全不同的作品。类型的模仿是需要情感和精神,类型是一种规则,是 建筑的一种组织原则。 罗西提出的类型学研究的是不能进行缩减的元素,不能等同于一种形式。例如住房,带 有连廊的住房有悠久历史, 出现在每个城市住宅中。 罗西认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