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课程设计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课程设计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设计计算说明书 一、一、设计基础资料设计基础资料 设计任务是对半导体器件车间标准层楼面进行结构设计。3级水 工建筑物的安全级别为二级,安全系数K1.2。板内力计算时候,板 面作用的可变荷载标准值为8KNm 2;次梁内里计算时,板面作用的 可变荷载标准值为6KNm 2;主梁内里计算时,板面作用的可变荷载 的标准值为5KNm 2。车间的横向柱距为Ly=6600mm,纵向柱距为 Lx=6600mm。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1.2,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为1.05。 建筑物四周为承重砖墙,厚度为370mm,平面定位轴线的外侧为
2、 250mm ,内侧为120mm,中间有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350 350mm2。 根据任务书要求板和次梁的内力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 算,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方法进行计算。车间内无侵蚀性介质,环境 类别为二类,依据规范要求板的保护层厚度为25mm。主梁和次梁的 保护层厚度为35mm。 结构层钢筋混凝土的重度为25 KNm 3,水泥砂浆面层重度为20 KNm 3;混合砂浆天花抹面层重度为17 KNm3。 柱、 主梁、 次梁, 受力钢筋均采用 HRB400 级钢筋, fy=fy ,=360N mm 2; 混凝土采用 C30, f c14.3 Nmm 2; 板的受力筋采用 HRB335, fy=
3、fy ,=300Nmm2; 混凝土采用 C25, f c11.9 Nmm 2; 板的分布筋, 梁, 柱的箍筋及构造钢筋均采用 HPB300 级的钢筋 fyv270 Nmm 2。 2、结构的梁格布置 主梁沿横向布置,主梁和柱形成横向内框架,横向的抗侧移刚度 比较大,各横向内框架间由纵向次梁连接。主梁的跨度为 6.6m。次 梁的跨度为 6.6m。每跨主梁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长跨与短跨之比 为 33,按单向板设计,沿长跨方向需要配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 即分布筋。 图 1 工业厂房的平面图 二、二、结构的梁格布置结构的梁格布置 主梁沿横向布置,跨度为 6.,6m,次梁沿纵向布置,跨度为 6.6m,
4、在主梁的每跨内布置有两根次梁。 主梁在墙内的支撑宽度为: 360mm, 次梁在墙内的支撑宽度为: 240mm, 板在墙内的支撑宽度为: 120mm。 梁格布置见图 2 所示。其中:板的厚度为 80mm,次梁的截面尺寸 2 50mm4200hb主梁的截面尺寸 2 600mm300hb 柱子的截面尺寸 2 350mm350 。 图 2 结构平面布置图 三、 板的截面设计板的截面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法计算) 本次设计次梁的间距即为板的跨度为 2.2m,依据水工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范 (SL191-2008) 规定, 工业厂房楼板的最小厚度为 80mm, 从偏于安全的角度考虑以及可变荷载的标准值
5、8.0KN/ 2 m,初步拟定 楼板的厚度 h=80mm,楼板选用 C25 混凝土, 2 /9.11mmNf c ; 纵筋选用 HRB335 钢筋, 2 /300mmNf y 。 由图 2 可知 L1=2200mm.L2=6600mm;则 L2/L13,可以按单 向板设计,但是在 L2 方向上必须配置足够数量的构造筋,即板的分 布钢筋以承担板的长跨方向的弯矩。 (一)荷载计算 永久荷载标准值: 80mm 厚的钢筋混凝土板: g1k0.08*1*25=2KNm; 20mm 厚的水泥砂浆地面: g2k =0.02*1*20=0.4 KNm; 15mm 厚的混合砂浆天花抹面: g3k =0.015*
6、17=0.255 KNm; 故: gk20.40.2552.655 KNm 可变荷载的标准值: 2 k /m8.0qKN, 取单宽板条后:/m8.0q k KN; 荷载的分项系数:1.05 g ,1.2 q 则可得板的荷载设计值:g+q=1.05*2.655+1.2*8=12.39KN/m (二)确定板的计算简图 沿板的短跨方向取出单宽板条,为 9 跨连续梁,由于中间各跨 的内力与第三跨的内力非常相近,故设计时按 5 跨连续梁计算。 取单宽板条,板在次梁上的搁置情况见图 3。 图 3. 板的断面图 当按考虑塑性重分布法计算内力值时, 弯矩计算跨度依据教材 240 页 的确定原则:当板的两端与梁整体连接时,取 n ll 0 ;当一端与梁整 体连接,一端搁置在墩墙上时,取 2 0 h ll n ,且 2 0 a ll n 。 其中,h 为板厚;a 为板在墙上的搁置宽度。板边跨的计算跨度: l01=ln+h/2=1980+80/2=2020mm 板中间各跨的计算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