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目 录 第一章 井田特征与要素 2 第一节 井田地质与地形 2 第二节 井田储量 . 3 第三节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 5 第四节 矿井工作制度 6 第二章 井田开拓方式 7 第一节 矿井井筒储量、形式与数目 . 7 第二节 阶段的垂高、数目与开采水平 .10 第三节 采(盘)区,条带的划分与开采程序10 第四节 矿井开拓方式 11 第三章 采煤方法 . 17 第一节 采煤方法的选择17 第二节 采(盘)区参数的确定 18 第三节 采(盘)区巷道布置的确定 .18 第四节 采(盘)区内回采工作面的配置及开采顺序 19 第五节 回采工艺 .20 2 第一章第一章 井田井田特征与要
2、素特征与要素 第一节第一节 井田井田地质与地形地质与地形 一、井田境界一、井田境界 高家庄井田位于河东煤田中段, 柳林矿区南部。 井田呈不规则多边形, 东西长 5.5km, 南北宽 1.51.6km,面积 8.8km2。 二二、瓦斯瓦斯相对相对涌出量涌出量 煤层瓦斯相对涌出量为 32m 3/t;属高瓦斯矿井。 三、三、井田概况井田概况 1、煤层数目 本矿区主要分为4层,可采煤层为2、4煤层,上煤组2号煤厚2.4m,倾角15,煤层 容重1.42吨/ m2;上煤组4号煤厚6.0m,倾角15,煤层容重1.42吨/ m2煤层稳定,结构 简单。普遍可采。两煤层间距15米。 2、煤层顶底板 直接顶板主要为
3、砂页岩,底板岩性为灰岩。 3、煤层自燃发火期无。 4、煤层爆炸程度: 煤层爆炸指数是 9.7%。 5、矿井涌水量: 矿井涌水量为 150 m2/小时。 3 第第二二节节 井田储量井田储量 二、资源二、资源/ /储量储量 1、矿井资源量 井田内估算了2、 4号煤层的资源/储量, 2、 4号煤层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为372.25Mt。 其中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111b)为 202.68Mt,占总量的 54.45%,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 (122b) 为96.65Mt, 111b+122b占总量的80.41%。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3) 为72.92Mt。 总资源/储量中有焦煤 195.27Mt
4、,瘦煤 176.98Mt。详见表(表 21-2) 。资源储量计 算结果详见表 137。 2、矿井工业资源/储量 本井田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赋存稳定,开采煤种为经济效益良好的焦煤,根据煤 炭工业设计规范 , 将探明的和控制的资源量均划分为经济基础储量, 设计对推断的资源 量可信度系数取 0.9。根据煤层突水系数计算,井田内 2、4 号煤层带压分区全部处在相 对安全区,一般情况下不存在突水的可能。经计算矿井工业资源量为 394.84 Mt。分煤层 工业资源量计算结果见表 212。 表 212 矿井工业资源/储量一览表 单位:Mt 煤号 煤类 资源量(Mt) 工业资源量 111b+122b+3330.
5、9 111b 122b 333 小计 2 JM 23.80 9.16 12.33 45.29 44.06 4 JM 27.90 12.16 12.48 52.54 51.29 3、矿井设计资源/储量 矿井设计资源/储量矿井工业资源/储量-永久煤柱 本矿井永久煤柱主要有井田边界煤柱、村庄及建(构)筑物保护煤柱。各种煤柱留 设如下: (1)井田边界煤柱 根据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井田边界煤柱两侧各留设 20m。 (2)村庄保护煤柱 4 本井田内煤炭资源为焦煤和瘦煤,是较紧缺的煤炭资源,为提高矿井资源利用率, 设计对井田范围内村庄不留设煤柱, 根据矿井开采顺序, 对井田内的村庄分次进行搬迁。 经计算,
6、全矿井永久煤柱共 7.59Mt,则矿井设计资源/储量为 387.25 Mt。设计资源/ 储量计算结果见表 2-1-3。 4、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矿井设计资源/储量工业场地和主要井巷煤柱)采区采出 率 各种煤柱留设如下: (1)工业场地及井筒保护煤柱 工业场地保护煤柱表土段移动角按 45计算,基岩段移动角按 70计算。 (2)主要井巷保护煤柱 上煤组大巷两侧各留设 40m保护煤柱。采区回采率 2 号、4 号煤取 85%。矿井可采 储量计算结果详见表 213。 表 213 矿井可采储量汇总表 单位:Mt 煤层 矿井工业 资源/储量 永久煤柱损失 (井田边界) 矿井设计资 源/储量 工业场地、主要井巷煤柱 开采 损失 可采 储量 工业场 地 主要井 巷 小计 2 44.06 0.65 43.41 0.70 3.03 3.73 5.95 33.73 4 51.29 0.74 50.55 0.63 2.91 3.54 7.05 39.96 5、先期开采地段工业资源/储量 先期开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