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略论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略论 小学阶段是学生德育的启蒙阶段,在小学各门学科教学中都渗透着德育教 学。教育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强调在向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 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 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小学美术教学,由于它与丰富的直 观形象直接关联,因而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方面面的道德关 系、情感关系、认知关系、行为关系而使该学科的德育渗透更为广泛、具体。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应注意的原则 首先
2、,美术课不是思想品德课,它有自身特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因此在教学 中决不可喧宾夺主。美术课不是政治课、品德课,不是靠理论说教和标语口号式 的教育,而是靠视觉艺术形象或通过艺术审美活动感染、熏陶,使学生等到启迪, 领悟道理,受到教育。只能是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渗透这种教育,使美术 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不能生搬硬套。教师应握准德育切入的位置、内容和时间 的长短。 其次,德育渗透要联系儿童实际情况。小学美术教学一定要根据不同年级学 生的心理状况、生活实践及其对真、善、美的朴素的认识基础,联系身边发生的 各种现象,将德育渗透巧妙地融合在统一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学生城乡环境区 别大,因此在不同区
3、域的美术课上渗透德育应该视学生的具体生活环境而定,不要 一概而论,否则会得不偿失。而且还要将学生的心理状况、生活实践、及其其它 因素统一联系起来考虑,这样才能更好地树立学生正确的德育观。 再次,教师应该做到身正为范。小学生的许多行为受教师影响特别大,学生在 美术教学中受到的各种品质、言行、意志的培养,都是通过老师来进行的。儿童 对事物的认识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引导,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儿童而言是学习的一个 窗口,必然引发他们十分的关注。教师要特别注重自我教育与提高自己的修养,建 树良好的榜样形象。因此教师还要从各方面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加强自己。在 做法上要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艺术的社会作用的
4、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 价值观。要认识到美术技能的学习,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并不是它的终极追求。 二、小学美术课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方法 (一)在美术欣赏中渗透德育意识 美术教材每册首课都是欣赏课,因此,美术欣赏是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一个 重要途径。教材中配置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包孕古今中外精华。小学 美术课中,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激发儿童的艺术情趣, 使儿童初步了解美术的视觉语言和表现方法,初步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扩大艺术视野。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 应引导学生在欣赏中进行审美和道德评价,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艺术,热爱和平幸福的美好生活。如教学好朋友这一课, 教师可在谈话中,引导学生互相谈谈好朋友或同学之间发生的各种好人好事,并要 他们说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绘画的兴 趣,进一步掌握了人物的个性特征,也使学生懂得了要珍惜好朋友之间的友谊,从 而培养他们自信、谦逊、善良的品格。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反映儿童题材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