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班级建设磨合阶段的学生管理策略班级建设磨合阶段的学生管理策略 今年担任班主任, 是我教师生涯中一次重大的挑战与磨砺, 一方面之前我只是当过高三 班主任,今年面对的学生群体心理完全不同,经验值可以说重新归零;另一方面,科组长、 备课组长、班主任、科任几个重担压到头上,如何分配时间,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对我是一个 考验。而今年 XX 班刚好又聚集了不少初中已经能搅动校园风云的“人物” ,群龙聚首更是增 大了管理的难度。 美国学者莫尔 (Mauer,1985) 认为, 一个团队的发展一般经历如下阶段: 组建 (Forming) , 解决接受和责任问题;磨合(Storming) ,解决有关相互影响问题;
2、规范(Norming) ,解决 有关工作如何被完成的问题;成就(Performing) ,解决有关自由、控制、自我约束的问题。 一个班级的发展也是相似的。 而在班级的发展的这四个阶段中, 在磨合阶段教师管理策略是 否恰当, 管理是否成功决定了以后班级团队是否良性发展的的关键, 下面结合班级管理的经 验、教训谈谈在磨合阶段班级学生管理的有效策略。 1 埋下隐患埋下隐患 八月底高一学生正式入学参加军训,班级刚处于组建阶段,学生彼此之间比较陌生,他 们整体表现得还是比较规矩而有礼貌, 虽然军训成绩一般般, 但大家都听教官和老师的管教, 有些比较活跃的同学也会乐于为同学服务,同学很快融合在一起,相处也
3、挺融洽,这时候教 师很容易被平静的表象所迷惑。实际情况是很多隐藏的“刺头”面对陌生的环境其实是在默 默观察,不敢轻举妄动,不敢贸然犯错误。于是面对他们的“安分” ,作为老师展现出温和、 讲道理的导师形象: 班级管理团队的组建给予了充分的民主, 凡是主动申请职务的都基本上 安排了相应的工作,班级制度的制定充分听取学生意见,班级的各项常规工作清洁、值日按 部就班落实到人。反思这个阶段,应该专制、立威,多采用自上而下的沟通方式,如果这个 阶段表现得过于民主,特别在班干部的选用方面没有加以甄别选用,过于民主,容易为后面 的班级管理埋下隐患。 2 问题暴露问题暴露 开学两个星期左右开始进入磨合阶段,在这
4、个“风暴阶段” ,学生彼此相互熟悉起来, 对老师的脾性也摸清楚了, 部分学生原先压制的坏习性也逐渐显露, 各种班级矛盾也由此暴 露出来, 课堂吵闹影响其他同学听课, 住宿清洁不到位反复被扣分、 午休在楼梯拐角处打牌、 同学间手机联网玩游戏、 晚修旷课去小卖部吃宵夜不归。 而面对以上问题使出的各种管 理手段: 搞清洁、 停宿、 见家长、 校级警告处分, 惩罚不断升级而他们似乎已经 “见惯世面” , 心里抗压能力非常强,起不到任何震慑作用。而在这一阶段,需要得力的班干部作为教师的 左膀右臂, 对各个失控时段进行衔接管理, 而实际情况是: 班干部缺乏管理经验和管理效力, 班级捣乱分子连校规校纪都不怕,班干部在他们眼里只能算是虾兵蟹将,直接被忽视。班干 部在多次干预无效,铩羽而归的情况下,也逐渐失去管理的信心,特别是还有点责任心想管 的同学,被他们营造舆论成了“打小报告”的人,最后直接明哲保身,不再多管闲事,而这 时候,学期前半段一直表现颇佳的班长居然也频出状况,课堂玩手机、迟到,并且带动一班 活跃分子形成小团伙。自己不自觉,别人自然也就不服管,群龙无首无疑更是雪上加霜。 在这种四面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