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录目录 一、设计目的: . 1 二、硬件系统: . 2 三、软件系统: . 5 四、仿真结果. 9 五、课程总结: 11 六、参考文献12 附:实验源程序 13 一、一、设计目的:设计目的: 由单片机接收小键盘阵列设定倒计时时间,倒计时的范围最大为 60 分钟,由 LED 显示模块显示剩余时间,显示格式为 XX(分):XX(秒).X, 精确到 0.1s 的整数倍。倒计时到,由蜂鸣器发出报警。绘制系统硬件接线 图,并进行系统仿真和实验。画出程序流程图并编写程序实现系统功能。此 次设计是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基本电路的设计流程,提高自己的设计理念,丰 富自己的理论知识, 巩固所学知识, 使自己的动手
2、动脑能力有更进一步提高, 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为自己的专业技能打好基础。通过解决 实际问题,巩固和加深“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 能力,基本掌握单片机应用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实 验能力,加深对单片机软硬知识的理解,获得初步的应用经验,为以后从事 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次设计注重对单片机工作原理以及键盘 控制及显示原理的理解,以便今后自己在单片机领域的学习和开发打下基 础, 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 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 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本次设计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对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 工作状态做更进一步的
3、了解,同时还对单片机的接口技术,中断技术,存储 方式和控制方式作更深层次的了解。 二、硬件系统:二、硬件系统: 1.硬件总电路图: 2.子系统描述 a. 晶振及复位电路: 由于单片机内部振荡方式电路简单,时钟信号比较稳定,是独立的单片机 应用系统的首选,故本设计采用内部振荡方式,采用 12MHZ 的晶振。 a 晶振电路图 b. 本设计电路采用定时器T0产生定时中断, 由于本设计需要0.1s的基本时间, 故选择其工作在定时方式 1 下。这时定时器 T0 是一个 16 位的计时器,由它 产生 50ms 的基本定时中断,两次中断后将得到 0.1s 的时间。 c. 键盘电路有独立式键盘和矩阵式两种。独
4、立式键盘占用 I/O 口线较多,适用 于按键较少的情况。矩阵式键盘占用的 I/O 口相对较少,适用于按键很多的 情况。 b 键盘电路图 d. 报警电路将采用 p3.0 口驱动, 当数码管显示 00.00.0 时 p3.0 口输出高电平, 驱动蜂鸣器达到报警的目的,只有当复位键按下后,蜂鸣器才会停止报警。 c 蜂鸣器报警电路图 e. 对于显示电路,本设计采用 6 位 8 段共阴极 LED 数码管显示。上电显示最大 倒计时时间 60.00.00-。其中“-”位为系统状态标志位,当显示“-”时, 表示系统处于等待状态,按下开始键后将开始计数,开始计数后此数码管将 关闭显示,以达到省电的目的 ,当显示
5、“E”时,表示系统正处于调时状态, 此时只用两个调时键有用,按下开始键或复位键将没有用。 d 显示电路图 硬件连接说明:本系统以 AT89C51 单片机为核心。单片机采用内部振荡的方式。 通过 200 欧姆电阻与一个 6 位 8 段 LED 数码显示管相连。从 P0 口输出 LED 数码 管的字形码,从 P2 口输出 LED 数码管的位选码,高电平有效。4 个功能按键和 P1 口相连,中间通过 10K 的电阻与+5V 电源相连,按键另一端接地,P1 口低电 平时表示按键被按下。报警电路则与 P3.0 口相连,当 P3.0 口输出高电平时,蜂 鸣器响。 三、软件系统:三、软件系统: 1.系统总流
6、程图 Y N Y N Y N Y N N N Y Y Y Y 开 关闭定时器、 蜂 复 位 键 按 标志位、显示管查表码 定时器设置初 开 中 调用显示子 调时设置键按 调用消抖延时子 开始/暂 停 键 按 开始/暂 停 键 按 调用消抖延时子 开始/暂停标志位 等 待 按 键 等 待 按 键 调用调时子 等待按键释 20H.0=1 置位状态显示管标 P3.0=0 置位 复 位 键 按 调用消抖延时子 调时设置键按 启 动 定 时 N N 调试子程序流程图 Y N R0 为 #39H? Y Y Y N N N N N N N N N Y Y Y Y Y Y Y Y Y Y 调用显示子 P1.3= 开始 调用消抖延时 P1.3= 等待按键释 R0=#4 R0 为 MOV R0,#00H R0=#4 R0 为 R0 为 MOV R0,#00H MOV R0,#00H INC R0 INC INC R0 P1.2= P1.2= 调用消抖延时 等待按键释 DEC R0 44H=#06 R0=#42 子程序返回 T0中断子程序流程图 N N Y Y Y Y N N 开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