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课 程程 设设 计计 报报 告告 课程设计名称: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二叉平衡树的实现二叉平衡树的实现 院(系):计算机学院 专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I 目目 录录 1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 1 1.1 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 1 1.2 算法描述 1 1.2.1 存储结构 1 1.2.2 二叉排序树和二叉平衡树 . 1 1.2.3 层次遍历二叉树 . 1 2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 2 2.1 总体方案设计 2 2.2 函数设计 2 2.3 关键流程 3 2.3.1 系统主流程 . 3 2.3.2 reat()创建链表函数流程 4
2、 2.3.3 travel()层次遍历函数流程. 5 2.3.4 B1()求左右孩子深度函数流程 . 6 2.3.5 B2()求节点平衡度函数流程 . 7 2.3.6 kind()判断节点不平衡的类型函数流程. 7 2.3.7 deal()转化成平衡树类型函数流程 . 8 3 调试分析调试分析 10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3 附附 录录 14 1 1 需求分析 1.1 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 内容: 从键盘输入多组数据,生成相应的二叉排序树并将各二叉排序树转换为二叉 平衡树, 比较二叉排序树和二叉平衡树的平均比较长度, 并将文件保存到文件中。 要求: 1二叉排序树和二叉平衡树的存储
3、结构自定; 2输入数据要考虑多种情况,有代表性; 3给出动态显示过程(选作); 1.2 算法描述算法描述 1.2.1 存储结构存储结构 二叉排序树是采用二叉链表建立,左孩子存放比父亲节点小的数,右孩子存 放比父亲节点大的数。 二叉排序树向二叉平衡树转化时用队列来存储每一个节点, 然后层次遍历时也是用到队列,然后输出队列就为层次遍历的结果。 1.2.2 二叉排序树和二叉平衡树二叉排序树和二叉平衡树 用户输入数据,程序会按照层次遍历的结果建立二叉排序树,比根节点小的 数放在做孩子节点中,比根节点大的数据放入右孩子节点。二叉平衡树建立时, 需要判断每个节点的平衡度,即左孩子的深度减去右孩子的深度的值
4、的绝对值小 于等于 1,如果大于 1,则该节点出现不平衡,从该节点开始调整成平衡。 1.2.3 层次遍历二叉树层次遍历二叉树 从根节点出发,输出结点信息到队列中,然后依次遍历结点的左右孩子,每输 出一结点信息,将其存储在队列中, 遍历完结点后,队列元素出队.循环执行该过 程,当队列为空时,函数执行结束。将结果再保存到文件中。 2 2 系统设计 2.1 总体方案设计总体方案设计 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是:首先由用户输入数据,然后进入二叉排序函数对数 据进行排序,排完序后对每一个节点求深度,然后判断出不平衡的节点,调用平 衡函数把不平衡的节点调整成平衡的节点,直到循环结束,二叉平衡树也就转换 完成。然
5、后再层次遍历二叉平衡树,输出结果并保存到文件中。 2.2 函数设计函数设计 1本系统所设计的函数见表 2.1。 表 2.1 函数列表 函数名称 函数原型 功能描述 main void main(); 系统主程序 creat void creat(Bitree * 创建一颗二叉排序树 travel queue travel(Bitree *T); 层次遍历二叉树 Deep int Deep(Bitree *T); 求树的深度 B1 void B1(Bitree *T); 完成二叉排序树的存储 B2 void B2(Bitree *T); 求每一个节点的不平衡度 kind int kind(Bit
6、ree *p, Bitree *q); 判断每个节点是什么类型的不平衡 deal kind deal(Bitree * 把不平衡的二叉树转化成平衡二叉 树 WritetoText voidWritetoText(queue Q); 把输出的结果保存到文件中 3 2本系统函数的调用关系见图 2.1。 图 2.1 调用关系图 2.3 关键流程关键流程 2.3.1 系统主流程系统主流程 (1)主函数的简单描述: 本函数的具体功能是: 该函数是系统执行的必须函数, 本函数包含其他各个 子函数,经过调用,实现二叉排序树,并把二叉排序树转化成二叉平衡树。 (2)主函数的流程图 本函数的具体流程见图 2.2。 调用 creat 函数建立二叉排序树 调用 deal 函数转换为平衡二叉树 调用 WritetoText 函数将结果保存至文件中 Bitree *T; queue qq; 二叉平衡树创建二叉排序树 T 转化 开始 结束 输入数据 开始 4 图 2.2 主函数的流程图 2.3.2 reat()创建链表函数流程创建链表函数流程 (1)创建链表函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