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 1 平面结构布置 2 2 板的计算 3 2.1 荷载计算 4 2.2 内力计算 4 2.3 板截面承载力计算 6 3 次梁的计算 8 3.1 荷载计算 8 3.2 内力计算 9 3.3 次梁截面承载力计算 . 11 4 主梁的计算 14 4.1 荷载计算 . 14 4.2 内力计算 . 15 4.3 主梁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 23 5 主梁吊筋计算 26 6 关于计算书和图纸的说明 . 27 参考文献 . 28 2 单向板肋梁楼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盖课程设计计算书计算书 1 1 平面结构布置平面结构布置 确定主梁的跨度为m6.6,次梁的跨度为6.6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
2、板的跨度 为m2.2。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 (1)楼面构造层做法:30m m水磨石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 m石灰砂浆抹底。 (2)活荷载:标准值为 2 6/kQkNm。 (3)恒载分项系数为 1.2Gr ;活荷载分项系数 1.3Qr (因活荷载标准值 22 6/4/ Q mmkNkN k ) 。 (4)材料选用 混凝土 采用25C( 2 11.9/cfNm m, 2 1.27/cfNm m) 。 钢筋 梁内受力纵筋采用 HRB335 级( 2 300/yfNm m) , 其余采用 HPB300 级( 2 270/yfNm m) 。 1l为次梁间距, 2l为主梁间距,3l为柱与墙之间的间
3、距。 3 2 2 板的计算板的计算 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板的 21 /6600 / 22003 ll (2l为主梁间距,1l 为次梁间距) ,宜按单向板进行设计,按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应沿长边方向布 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 板的厚度: 最小厚度1(1 / 30 1 / 40)hl,取1100(/ 402200 / 4055)hm m lm mh, 符合要求。 次梁截面高度: 最小高度2(1 / 12 1 / 18)hl,2450(/ 156600 / 15440)hm m lm m, 符合要求。截面宽度取200bm m。 板尺寸与支承情况如图(a)所示 图(a)板的尺寸与支承
4、(单位:mm) 4 2.1 荷载计算 恒载标准值 30mm 水磨石面层 2 0.65/kNm 100mm 钢筋混凝土板 32 0.125/2.5/mkNmkNm 20mm 石灰砂浆抹底 32 0.0217/0.34/mkNmkNm 合计: 2 3.49/ k gkNm 活荷载标准值 2 6/kqkNm 荷载组合值 2 1.21.31.23.491.3611.988/ kk gqkNmgq 22 1.351.31.353.491.30.7610.172/11.988/0.7 kk gqkNmkNmgq 取可变荷载控制的效应设计值 2 11.988/111.988/gqkNmmkNm 即每米板宽
5、11.988/gqkNm 2.2 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边跨 m mm mm h ln 03.2 2 1.0 2 2.0 12.02.2 2 mm mm mm a ln 03.204.2 2 12.0 2 2.0 12.02.2 2 取较小值 m lo 03.2 中间跨 mmm lo 0.220.02.2 计算跨度 %10%5.10.2/0.203.2 跨差不超过 10%时,说明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内力。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 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载情况相同,计算简图如图(b)所示。 5 图(b)板的计算简图(单位:mm) 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则有系数 m如下,由 2 0 ()mMgq l可计算出 1 M、 B M、 2 M、 c M,计算结果如下所示。 连续板各截面的弯矩计算如表 1 所示 表 1 板各截面弯矩计算 截面 边跨 1 离端第二支 座 B 离端第二跨 跨内、中间 跨跨内 2 中间支座 C 离端第三跨 跨内、中间 跨内 3 弯矩计算系数 m 11 1 11 1 16 1 14 1 16 1 )()( 2 0 mkNlqgM m m lo 03.2 M=49.4 m lo 03.2 M=49.4 m lo 0.2 M=997.2 m lo 0.2 M=43.3 m lo 0.2 M=997.2 依题意可知: 2 11.9/ c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