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页 共 9 页 1 1 引言引言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及运行的根本任务是,在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统筹安排下,合 理开发、利用动力资源,用较少的投资和运行成本,来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及人民生活 不断增长的需要,提供充足、可靠和质量合格的电能。 电力系统包括发电、送电、变电、配电、用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通信、安全自动装 置、继电保护、调度自动化等设施。国内外大量事实表明,供电的可靠、经济以及电能 的质量水仅取决于系统中各种设备的性能和质量,而且还取决于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 及远行管理水平。 电力系统规划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现有电力系统实际情况,结合能源和交
2、通 条件, 分析负荷及其增长速度, 预计电力电量的发展, 提出电源建设和系统网架的设想, 拟定科研、勘测、设计以及新设备试制等任务。 电力系统设计是在审议后的电力系统规划的基础上,为电力系统的发展制定出具体 方案。在电力系统设计中,贯彻国家各项方针政策遵照有关的设计技术规定;从整体 出发, 深入论证电源布局的合理性, 提出网络设计方案, 并论证其安全可取性和经济性, 为此需进行必要的计算;尚需注意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发电、输电、变电工程的协调, 并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以及下一级电压的系统设计创造条件。 电力系统设计包括电厂接入系统设计,电力系统专题设计,发电、输电、变电工程 可行性研
3、究及初步设计的系统部分。 1.1 1.1 设计任务与要求设计任务与要求 根据技术方案的初步筛选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较优主网架接线方案,并对其进 行校验,导线选型及校验。 1.2 1.2 原始数据分析原始数据分析 (1)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 本设计针对一个地区电力网,该电力网中有一个火力发电厂 A,发电厂附近有些地 区负荷,另有三个变电所,发电厂、变电所的地理位置关系如图 1-1 所示。图中 1、2、 3 为变电所,图中每格距离代表 20km。 第 2 页 共 9 页 A 1 2 3 图 1-1 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图 (2)发电厂、各变电所负荷情况 负荷情况如表1-1所示, 其中补偿后功率
4、因数是对变电所低压负荷母线的运行要求。 表 1-1 发电厂和各变电所负荷情况表 项目 地点 A 1 2 3 最大负荷/最小负荷(MW) 6/3 42/25 50/35 35/28 功率因数(补偿后) 0.95 0.98 0.98 0.98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h) 4000 4000 4500 3600 一、二类负荷所占比例(%) 25 40 60 52 低压母线电压(kV) 10 1.3 1.3 校验负荷合理性校验负荷合理性 符合合理性( m axm axm in 8760PTP) 发电厂 A:64000=24000 38760=26280 变电所 1:424000=168000 25876
5、0=219000 变电所 2:504500=225000 358760=306600 变电所 3: 353600=126000 288760=245280 以上符合都合理 2 2 电网电压等级的确定电网电压等级的确定 电网电压等级的选取主要是根据电网中电源和负荷的容量及其布局,按输送容量及 输送距离,根据设计手册选择适当的电压等级,同一地方、同一电力网内,应尽量简化 第 3 页 共 9 页 电压等级。查阅资料可知各电压级架空线路输送能力如下: 1.10kv 电压级:输送容量0.22MVA;输送距离620km 2.35kv 电压级:输送容量215MVA;输送距离2050km 3.110kv 电压
6、级:输送容量1050MVA;输送距离50150km 本地方电力网发电厂容量较小,输电距离范围为 50 120KM,在该地方电力网内规划有 1 座发电厂,电网内规划了 3 座变电变电站,用于将发电厂电能输送到用户负荷中心,变 电站最大负荷可达到 50MW。总的来说,该地方电网的规模比较小。发电厂离其最近的变 电站距离约为 63.24km,综上所述,各发电厂、变电站之间输电线路均宜采用 110kv 电 压等级。 3 3 电接线力方案的初步选择电接线力方案的初步选择 根据电网的安全、经济、可靠和灵活性等要求,在初选本地方电网主接线着重考虑 了以下几个方面: 1.变电站 2、3 重要负荷比重大,可靠性要求高,要保证 2 条以上 110kv 进线。 2.发电厂应当就近向变电站送电,避免长距离输电,以降低网损率及节约有色金属。 3.从系统调度及继电保护配合方面考虑,网络接线尽量简单,避免形成复杂环网,避免 形成电磁环网。 4.任110kv 线路检修或故障断开时,应能尽量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且不致使其 他元件超过负荷的规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