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 资源ID:1417291       资源大小:508.50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1、地下工程设计地下工程设计 *隧道洞深横断面及隧道洞深横断面及 IVIV 级围岩衬砌级围岩衬砌 设计设计 摘摘 要要 本次洞深横断面及 IV 级围岩衬砌设计是针对于位于铁山背斜北西翼的* 隧道展开的。*隧道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通过,区域稳定性好,工程地 质问题主要是洞口的陡崖分布和石堆情况比较杂乱工序。 隧道内围岩有块石、泥岩、粉砂岩等。而本工程主要是对隧道的断面尺寸进 行设计以及初期支护和二次支护,并且还对施工组织体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断 面尺寸设计时,应充分发挥隧道本身的功能,按照安全、经济的基本原则,综合 考虑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和交通量及其构成,以及营运和施工条件。 衬砌结构按永

    2、久性建筑设计,具有规定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对于国家关于 国土管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法规的要求都有很好地满足。对于初期支护和 二次支护而言,大都采用工程类比经验方法。初期支护主要按规范进行设计,而 在二次支护中,主要从围岩荷载计算和衬砌内力方面进行校核。施工组织设计包 括了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的概述。 关键词:横断面;衬砌设计。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工程背景. 1 1.1 地质构造. 1 1.2 地层岩性. 1 1.3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1 1.4 围岩级别划分. 1 第二章 衬砌断面设计 4 2.1 设计依据 4 2.2 隧道总体设计原则 4 2.3 隧道设计技术标准 4 2.4 参见

    3、 5 第三章 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设计 8 3.1 初期支护设计. 8 3.2 二次衬砌设计. 8 3.2.1 围岩荷载计算. 8 3.2.2 衬砌内力计算. 9 第四章 施工组织设计 20 4.1 施工方案 20 4.1.1 初期支护. 20 4.1.2 二次支护. 20 4.2 施工方法和流程 21 4.3 施工监控测量 22 第五章 总结 23 参考文献 24 1 第一章第一章 工程背景工程背景 1.1 1.1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 *隧道位于铁山背斜北西翼,岩层呈单斜状产出,岩层产状 276 313438。铁山背斜轴线方位 35o,从双河口至宣汉陈家坡圈闭倾伏, 两翼倾角 NW20o60o,

    4、SE25o47o。工作区仅为北东端倾伏部分,倾伏角 10o, 轴部圆滑,轴向变化小。背斜核部位于出口外 200 余米,于线路 K101+900 处穿过。隧址区除出口端靠近背斜核部外,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通过, 区域稳定性好。 本次勘察对隧址区进行了裂隙调查,主要发育有二组构造裂隙: 1051225264, 裂面粗糙不平, 裂隙宽 0.10.2cm, 间距 0.20 0.5m,无充填;2302937284,平直,裂隙宽 0.10.3cm,间 距 0.20.6m,有少量岩屑充填。 1.2 1.2 地层岩性地层岩性 根据地面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隧址区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崩坡积层 (Qc+dl 4

    5、)及坡残积层(Q4dl+el)粉质粘土、碎块石土,中生界侏罗系中统上沙溪 庙组(J2s)及中生界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J2xs)砂泥岩及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 (J2x)砂泥岩。 1.3 1.3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隧道进口经过地面调查及访问,未发现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但隧 道进口位置,为基岩顺层,同时基岩面较陡,因此应特别注意洞口的防护。 隧道出口位置为砂岩陡崖,其陡崖坡脚形成一定厚的的岩堆。该岩堆块石单 个个体较大,且多为架空结构,因此对隧道出口不利。 1.4 1.4 围岩级别划分围岩级别划分 按照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 D702004)规定的围岩分级方法,同时参 考

    6、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综合考虑隧道工程地质条件,主要是岩性特征及 2 组合,岩层产状,裂隙发育及风化情况,岩体结构结合钻孔岩芯采取率、Vp、 Kv、RQD、BQ 和BQ指标,岩体物理力学指标及水文地质情况。隧道围岩级别 主要为、级,围岩分级指标、工程地质特征见表 1-1 和表 1-2,长度详见隧 道(地质)纵断面设计图。 表表 1-1 围岩基本质量指标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及围岩分级表及围岩分级表 强风化岩体属极软较软岩,构造风化裂隙发育,Kv0.38, BQ250, 围岩级别属;隧道洞身围岩级别划分根据勘查隧道地质特征、隧道BQ指标, 以及四川省已建红层区隧道工程经验综合判定属,隧道出口段水量贫乏,J2x 厚层砂岩BQ350,判定属级。 表表 1-2 隧道围岩分级表隧道围岩分级表 围岩 级别 地层 代号 岩土名称 主要工程地质特征 开挖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Q4 c+dl 块石 呈松散松软结构。 含少量孔隙水;开挖时围 岩易坍塌,冒顶。


    注意事项

    本文(地下工程课程设计)为本站会员(毕***)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