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稻插秧机水稻插秧机 1水稻插秧机设计要求水稻插秧机设计要求 水稻插秧机是用于栽植水稻秧苗的机具。 结构简单、 体积小, 使用寿命长。它主要包括送秧机构、传动机构、分插机构、机架 和船体等组成。本设计主要完成分插机构和送秧机构的设计。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1)水稻插秧机应包括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常用机构。 2)插秧频率 120 次/min。 3)插秧深度 1025mm之间。 4)发动机功率 2.42kw,转速 2600r/min,传动机构始末传动比 i=26。 5) 对移箱机构(送秧机构)的设计要求: a.每次移箱距离应与秧爪每次取秧宽度相配合, 要求保证取 秧准确、均匀。 b.移箱的时间应
2、与秧爪的运动相配合。 c.传动平稳,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必须使用可靠、耐久。 2. 工作原理及其动作分解工作原理及其动作分解 分插机构分插机构 是水稻插秧机的主要工作部件,由取秧器(栽 植臂和秧爪) ,驱动机构和轨迹控制机构组成。取秧器在驱动 机构的驱动和轨迹控制机构的控制下,按照一定的轨迹从秧 箱中分取一定数量的秧苗并将其插入土中,然后返回原始位 置,开始下一次循环动作。 秧爪在栽植臂的带动下完成取秧和插秧工作, 图 1 中虚线给 出秧爪的静轨迹图,h 为插秧深度。 图图 1 送秧机构送秧机构 的作用是按时、定量地把秧苗送到秧门处,使秧 爪每次获得需要的秧苗。按照送秧方向的不同,送秧机构分为
3、纵 向送秧机构和横向送秧机构。横向送秧机构,其送秧方向同机器 行进方向垂直,采用的是移动秧箱法。因此,又称移箱机构。本 设计采用横向送秧箱机构。 工艺动作分解:工艺动作分解: 1) 秧爪按照特定静轨迹(如 图图 1 所示)做往复运动。 2) 秧箱做横向直线往复运动。 (在秧爪取秧过程中,秧箱 需保持连续不断的匀速运动;在移至两端极限位置后,秧 箱自动换向。 ) 3分插机构,送秧机构运动方案设计及确定分插机构,送秧机构运动方案设计及确定 1) 分插机构的设计方案 方案甲方案甲: 评价:采用曲柄摇杆机构,主动件为曲柄,使秧爪按照特定轨迹 运动。此机构设计简单,传动准确,快速。 方案乙方案乙: 评价
4、:本机构采用连杆机构,利用油缸作为主动件,来实现秧爪 的特定轨迹运动。此机构设计简单,但是需要额外的液压油路。 结论:方案甲:方案甲 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符合设计要求,故 分插机分插机 构构 选用 方案甲方案甲。 2)送秧机构的方案设计 方案方案 A: 评价:采用凸轮机构,通过凸轮的回转运动,实现从动件(秧箱)的 横向直线往复运动。 本机构结构简单, 传力小, 传动准确, 运动灵活。 但凸轮廓线的设计较复杂。 方案方案 B: 评价:此系统以电动机为驱动元件,通过 PLC 控制系统,来控 制齿轮的转动,从而影响齿条的运动,使齿条进行直线往复运动。此 机构设计简单,传动平稳,效率高,传动比准确,可
5、靠。但此方案需 要 PLC 控制设备,成本较高。 结论: 方案方案 A 采用凸轮机构, 结构简单, 传动平稳, 成本较低, 故 送秧机构送秧机构 选择 方案方案 A。 3)方案设计的确定方案设计的确定 综上所述,考虑到插秧机的设计要求(水稻插秧机应包括连杆 机构、凸轮机构等常用机构,送秧机构传动平稳,结构简单,加工方 便,必须使用可靠、耐久。 )以及自身所学知识,本设计的 分插机构分插机构 选择 方案甲方案甲 ,送秧机构送秧机构 选择 方案方案 A 。 如图如图 : 运动仿真图运动仿真图: 4机构尺寸的设计机构尺寸的设计 1)送秧机构送秧机构 在设计要求中,电动机电动机 的 转速转速 为 26
6、00r rminmin。 由于 传动机构 始末传动比 i = 26 , 故 皮带轮皮带轮 与 齿轮齿轮 1 的 转速转速 为 100r rmin min 。 在设计要求中, 插秧频率 为 120 次次/min , 故 齿轮齿轮 2 的 转速转速 为 120r rminmin , 即 齿轮齿轮 1 1 与 齿轮齿轮 2 2 的 传动比传动比 为 5:6 5:6 。 两齿轮的设计如下: 名称 齿轮齿轮 1 1 齿轮齿轮 2 2 模数 m 3 齿数 36 30 分度圆直径 d 108 90 齿顶高 ha 6 6 齿根高 hf 7.5 7.5 基圆直径 db 100 84 传动比 i 5:6 啮合角 22.19 22.19 齿轮齿轮 1 与 齿轮齿轮 2 之间的中心距为 99 mm 。 齿轮传动齿轮传动 如图: 连杆机构:连杆机构: 杆 AB 为 曲柄,杆 CD 为 摇杆,BE 与 连杆 BC 固结。本设计的要 求中,点 E 的轨迹如 图图 1 中所示。 假设AB长为10mm, BC长为30mm, CD长为20mm, AD长为30mm, BE 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