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 言 09 级给水课程设计 1 前 言 水是生命之源, 城市给水系统是保证城市、 工矿企业等用水的各项构筑物和输配水管网 组成的系统,水在日常和生产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给水设计是本科生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环,通过毕业设计,可以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 进行系统地实践,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必要 的基础, 同时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系统化。 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学习, 不断探索, 不断总结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说,给水设计是我们在大学期间最接近工程实践的一次训练, 通过它我们可以掌握工程中的一般思想, 计算方法和设计技巧, 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良好 的
2、基础。 青海大学给水课程设计 2 09 级给水课程设计 第一部分 设计说明书 1 设计资料 1.1 设计任务 根据所给资料进行青海省湟源县给水工程初步设计, 包括城市管网系统的初步设计, 取 水工程的初步设计,净水工程的初步设计,送水泵房的初步设计。取水工程分为取水头部的 设计、选泵计算和一泵站泵房的设计。净水工程设计分为混合工艺设计、絮凝工艺的设计、 沉淀工艺的设计、过滤工艺的设计、清水池的设计,消毒系统的设计,加药系统的设计以及 水厂的布置。送水工程设计包括选泵和泵房的计算。 1.2 设计原始资料 1.2.1 概况 湟源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的日月山下,湟水河上游。是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牧业
3、 区的结合部,宁格铁路、109 国道、青新公路穿境而过。位于东经 10054至 10125, 北纬 3620至 3653之间。东西宽 41 公里,南北长 62 公里,总面积 1509 平方公里。 海拔在 2470-4898 米之间。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3.0,无霜期 27-71 天。 1.2.2 自然条件 1)地形 整个县城地势平坦,规划区域内地形高差较小。 2)气候 湟源县大陆性气候,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气温日差大,春季多风,夏季凉爽, 冬季干燥,无霜期短,冰雹、干旱频繁。最热的 7 月份平均气温为 13.9,最冷的元月份 平均气温为-10.5, 年均气温为 3, 气候冷凉。
4、年平均降水量为 408.9 毫米, 多集中在 7、 8、9 三个月。主风向为东南风,历年平均风速 1.8-3.9m/s,标准冻深为 1.29m。 3)水文地质 (1)水文 境内有大小河流 86 条,水资源十分丰富,湟水河年平均流量 2.58 立方米/秒,兴建梯 级小型水电站前景广阔。 (2)工程地质 县城的土层结构大致如下:杂填土厚约 0.5-4.6m;粉土厚约 0.5-5.1m;砂土厚约 0.5-3.3m。地下水位大约在地表下大于 3.86m,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1.2.3 水源状况 1 设计资料 09 级给水课程设计 3 表 1.1 原水水质分析结果 项 目 化 验 结 果 最 大 最 小
5、 平 均 水 温 oC 27.0 3.0 18.8 色 度 (度) / / 10 浊 度 500 5 25 pH / / 7.7 总硬度 mg/L(CaO) 100 铁 mg/L 0.06 锰 mg/L 0.05 氟化物 mg/L 0.04 氰化物 mg/L 无 砷 mg/L 无 汞 mg/L 无 镉 mg/L 无 铬(六价)mg/L 0.02 铅 mg/L 0.03 氨 氮 mg/L 0.5 亚硝酸盐 mg/L 0.10 高锰酸盐指数 mg/L 2.96 总大肠菌群 个/L 1000 细菌总数 个/ml 80 1.3 水处理用材料和药剂资料 1.3.1 混凝剂 根据所给原水的原始资料和该城所
6、处地理位置是个冬季寒冷期较长,气温较低的地区, 本设计选择.18H2O(SO4)Al 32 作为絮凝剂,活化硅酸作为助凝剂。 1.3.2 用于消毒的药剂 液氯、漂白粉、臭氧、二氧化氯等均有供应,其他材料可按设计要求采购。 青海大学给水课程设计 4 09 级给水课程设计 2 设计用水量 2.1 供水系统的选择 该城市用水主要以生活用水为主,工业及其它用水量少,且对水质无特殊要求,拟定采 用统一供水系统。 2.2 设计用水量 2.2.1 最高日用水量 d Q /d130000mQ 3 d ; 2.2.2 日处理用水量Q 设水厂自用水量系数为10%,则/dm 143001402201.1Qd1.1Q 3 2.3 取水构筑物、一级泵站、原水输水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流量 /sm. T Q Q d 3 71 2.4 二级泵站设计流量 二级泵站设计流量(供水量)应逐时等于用水量。 2.5 清水输水管设计流量 清水管输水管设计流量与二级泵站设计流量密切相关, 应取二级泵站最大供水时量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