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题目 *区给水排水管网设计 系部系部 专业班级专业班级 组员组员 )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设计时间 2012-2013 学年第二学期 17 周 二一二 年 6 月 17 日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1 目目 录录 一、设计目的 2 二、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 2 2.1 任务.2 2.2 设计资料2 2.3 地理位置2 2.4 自然条件3 2.5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3 2.6 城市总平面图.3 2.7 城市人口密度及生活用水、污水定额4 2.8 水位及土壤条件 .4 2.9 工业企业分布及用水量情况4 2.10 地面径流系数 .5 2.11 排水
2、现状 5 2.12 要求 .5 2.13 小组任务分配 .6 三、给水管网设计 .6 3.1 给水管网设计方案比较和确定 6 3.1.1 水源与取水点的选择 . 6 3.1.2 取水泵站的位置 6 3.1.3 水厂厂址选择 6 3.1.4 输水管渠定线 6 3.1.5 配水管网 7 3.1.6 配水方案比较 7 3.1.7 调节构筑物 7 3.2 设计计算7 3.2.1 城市用水量计算 8 3.2.2 管网水力计算 9 3.2.3 二级泵设计计算 14 四、排水管网设计 . 19 4.1 排水管网设计方案的选择 . 19 4.1.1 排水体制的确定 . 19 4.1.2 方案确定 . 19 4
3、.2 排水官网定线 20 4.2.1 污水管网的定线 . 20 4.3 排水管网设计计算. 20 4.3.1 污水设计流量 . 21 4.3.2 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 24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2 一、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给水排水工程及管网设计课程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是加 深理解所学知识,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网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使学生在设 计、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使用设计手册、设计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 高。 二、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 2.1 任务 (1)规划区域内给水管网初步设计(用水量计算、主干管及干管走向定位、管网 平差计算、给水主干管剖面图) ;
4、 (2)规划区域内污水管网初步设计(管道定线和污水厂选址、各片区污水量计算、 管道设计计算、污水管道平面图、污水主干管剖面图) 。 2.2 设计资料 *区需要进行给水排水系统的初步设计,该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坡度较小。城区北 面有一个石兜水库。城区在建设中被分成了区和区,区有工业区甲、乙,其设计 流量使用的是集中流量。其他一些基本信息在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工程要求设计给水管道系统和排水管道系统(包括雨水和污水)的管网布置,布置 要合理,论证要充分;分别对给水和排水管道进行相应的水力计算,计算要求准确,符 合设计精度。排水管道使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圆管,不满流 n=0.014;雨水管道使用的是 钢筋混
5、凝土圆管,满度 n=0.013。 2.3 地理位置 *区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居闽南金三角中心地段,是厦门市 6 个行政区之一,西 北与漳州长泰县交界,东北与同安区接壤,西南与海沧区毗邻,东南由厦门大桥及高集 海堤连接厦门岛, 是进出厦门经济特区的重要门户, 区位优势独特。 辖区总面积 275 79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3 平方公里,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河流、水渠、水库点缀其间,海岸线长约 60 公里。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目前,*区下辖 2 镇 4 街,即灌口镇、后溪镇、*街道、杏林街道、侨英街道、杏滨街道,共 30 个行政 村、22 个社
6、区。全区常住人口 18 万人、流动人口 15 万人。 2.4 自然条件 *区地理坐标为东经 11804,北纬 2426,境内地势较为平坦,地面高程一 般为 6.5 米。 *区雨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 1118.5mm,年最大降雨量为 1400mm,年最小降雨量 为 803mm。光照较多,年平均日照时数 2096 小时,年平均日照率 52%,年平均气温在 16.8,盛夏最高气温达 39.6,严冬最低气温-9。全年无霜期 222 天左右。气候条 件较优越。 该地区暴雨强度公式: 0.7655 2417(10.79 lg) (/ () (7) P qLsha t 2.5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区的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 2009年, 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78020 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77480 元。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 21:44.3:34.7。*区将促 进农业的稳定增长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任务,农业经济稳步发展,2009 年,实现农业总 产值 115650 万元。*区的工业经济近年来难中求进,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