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设计项目: 调频接收机的设计 一一 设计目的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题的设计与调试,提高动手能力,巩固已学的理论知 识,建立无线电调频接收机的整体概念,了解调频接收机整机概念, 了解调频接收机整机各单元电路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 从而能正确 设计、 计算调频接收机的各个单元电路: 输入回路、 高频放大、 混频、 中频放大、鉴频及低频功放级。初步掌握调频接收机的调整及测试方 法。 二二 主要技术指标主要技术指标 1.1. 工作频率范围工作频率范围 接收机可以接受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接收机的工作频 率范围或波段覆盖。 接收机的工作频率必须与发射机的工作频率相对 应。如调频广播收音机的频率范围为
2、88108MH,是因为调频广播 收音机的工作范围也为 88108MHz 2.2. 灵敏度灵敏度 接收机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称为灵敏度, 通常用输入信号电压的 大小来表示,接收的输入信号越小,灵敏度越高。调频广播收音机的 灵敏度一般为 530uV。 3.3. 选择性选择性 接收机从各种信号和干扰中选出所需信号(或衰减不需要的信 号)的能力称为选择性,单位用 dB(分贝)表示 dB 数越高,选择性 越好。调频收音机的中频干扰应大于 50dB。 4.4. 频率特性频率特性 接收机的频率响应范围称为频率特性或通频带。 调频机的通频带 一般为 200KHz。 5.5. 输出功率输出功率 接收机的负载输出的
3、最大不失真(或非线性失真系数为给定值 时)功率称为输出功率。 此外,还要考虑输出波形失真等问题。 三三 调频接收机的工作原理调频接收机的工作原理 调频接收机的工作原理框图如下 使载波频率按照调制信号改变的调制方式叫调频。 已调波频率变化的大小由调制信号的大小决定, 变化的周期由调制信 号的频率决定。已调波的振幅保持不变。调频波的波形,就像是个被 压缩得不均匀的弹簧,调频波用英文字母 FM 表示。调频制无线电广 播多用超短波(甚高频)无线 电波传送信号 ,使用频率约为 88MHz-108MHz, 主要靠空间波传送信号。接收机可以接收到的无线电 波的频率范围称为接收机的工作频率范围或波段覆盖。 输
4、入回路 高频放大 混 频 鉴频 低频功放 中频放大 本机振荡 天线 我们广播节目的声波,经过电声器件转换成声频电信号,并由声 频放大器放大, 振荡器产生高频等幅振荡信号;调制器使高频等幅振 荡信号被声频信号所调制; 已调制的高频振荡信号经放大后送入发射 天线, 转换成无线电波辐射出去。 收音机的接收天线收到空中的电波; 调谐电路选中所需频率的信号;检波器将高频信号还原成声频信号 (即解调);解调后得到的声频信号再经过放大获得足够的推动功率; 最后经过电声转换还原出广播内容。无线电通信(广播也属于无线电 通信范畴)的发送和接收可概括为互为相反的三个方面的转换过程, 即:传送信息低频信号,低频信号
5、高频信号,高频信号 电磁波。 但是接收天线所收到的电磁波很微弱。 为了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 可在检波器之前加一级至几级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然后再检波。 检波 之后,再经过适当的低频放大,最后送到扬声器或耳机中转为声音, 这样的接收机叫做直接放大式接收机。 它的缺点是, 对于不同的频率, 接收机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变化叫剧烈, 而且灵敏度因为受到高放不稳 定的影响,不能过高。所以现在的接收机几乎全是超外差式接收机, 包括上面的两个实验。 超外差式接收机的基本原理是: 从天线收到的微弱高频信号先经 过一级或几级的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放大, 然后送至混频器与本地振荡 器所产生的等幅振荡电压想混合,所得到的输
6、出电压包络线形状不 变,仍与原来的信号波形相似,但载波频率所转换为两个高频频率之 差, (或和) ,这叫做中频。中频电压再经中频放大器放大,送入检波 器,得检波输出电压。最后检波输出电压经低频放大器放大,送到扬 声器(或耳机)中转变为声音信号。 四四 提供的设备及材料提供的设备及材料 1.设备:示波器一台、万用表一块、低频信号源、调频信号发射模块 (输出载波 10.7MHz,最大频偏 20kHz 的调频波) 、12V 直流电源、5V 直流电源。 2.集成电路芯片 MC3361、晶体管 3DG12C、455kHz 陶瓷滤波器、 10.245MHz 晶体。 3.变压器、标称电感、电容、电阻若干。 五单元电路设计五单元电路设计 1.1.高频功率放大电路高频功率放大电路 采用共射级接法的晶体管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他不仅要放大高频 信号,而且还要有一定的选频作用,因此晶体管的负载为 LC 并联谐 振回路。 在高频情况下,晶体管本身的极间电容及连接导线的分布参 数 等 会 影 响 的 频 率 和 相 位 。 晶 体 管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