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于关注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 资源ID:1416826       资源大小:3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关注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1、关于关注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关于关注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或许我们年少轻狂,一路上纵情欢歌;或许我们涉世未深,一张张青春的面庞写满向 往;或许我们胸怀信念,一双双眼眸深处洋溢虔诚;我们忘记了一路颠簸的辛苦,在我们的 眼里,没有小山村荒凉的景象,没有人烟稀少的孤寂感!我们拥有的是年少的轻狂,激昂的 斗志和热血的情怀! 还未来得及酝酿好心情,我们已踏上那片青土地。经过半个多小时的颠簸,汽车终于把 我们带到了目的地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初步走访,我们了解到当地的一些主要情况。我们走 家串户,走访留守儿童在家的生活、学习等情况,并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他们的心理动 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学校给孩子

    2、们带去了书籍、文具及衣物等,并在校长的亲 自陪同下冒雨发放到儿童手中。 我们分别针对该村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和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安全卫生、思想状 况等方面, 采取问卷调查、 走访、 开办学习辅导班等方式和留守儿童家庭进行了零距离接触, 调查结果如下: (一)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1、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情况。根据调查,留守儿童以父母双方外出务工为主,也有 父母亲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留守家中。 2、由于村庄面积较大,房屋密集度小,留守儿童分布广泛,平日相互来访较少,直接 造成留守儿童的封闭心理。 3、留守儿童以隔代监护为主。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儿童的祖父母、 外祖父母为主, 有一

    3、小部分跟近亲住在一起, 还有极个别的留守儿童由老师或其他人担当监 护人。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没能与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这些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心理方 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父母关爱不够。据调查了解,父母亲常年累月在外打工,一周、一个月、半年甚至 一年都难得打一次电话、写一封信、寄一本学习用书,不能很好地和留守儿童维系亲情,沟 通思想,鼓舞上进。有的留守儿童还会因为长期与老人住在一起,产生“隔代亲”现象,导 致父母和孩子感情不深,彼此之间产生隔膜。 2、教育问题日趋明显。一是监护人教育难有实效。留守儿童多是隔代监护,祖辈与孙 辈之间年龄相差在 40 岁以上,思想

    4、观念不一样,文化背景不一样,加祖辈多数受教育的不 多,甚至有文盲的,因此是物质关心多,精神关注少,难以引导孙辈进行正常的学习。二是 学校教育无法到位。 留守儿童上学的地方离家里都比较远, 上下学要在路上占相当多的时间, 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不多,老师很少对学生进行家访。 3、人格发展不健全。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 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 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 内心封闭, 情感淡漠, 缺乏安全感, 心理承受力差,情绪消极,孤独,言语少,不合群,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 自卑,乃至愤世嫉俗的心理。 4、监护人精力能力不够。父母委托的监护人往往是女性或

    5、者是祖父、祖母等年纪较大 的人, 这部分人或者由于忙于其它的事或者由于要同时监护几个小孩或者是年龄较大而精力 不够,投在留守儿童的时间和精力不多。其次,不少监护人的文化素质比较低,他们的表达 能力不够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不够了解,不能给予他们必要的法律、安全、卫生等方 面的基本常识的帮助、指导,不能在学习上予以辅导。 5、从对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的态度来看,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对父母的外出表示理解, 小部分对父母外出的态度是无所谓, 而当他们在和父母多呆一起和家里的经济情况能变好之 间选择时,绝大多数的儿童选择和父母多呆一起,少数表示无所谓。在看待父母的外出是否 影响自己的性格时,一半的儿童认为

    6、有影响。 (三)措施及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和留守儿童家庭进行零距离接触, 和留守儿童进行了心连心的交流, 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生活,努力学习,帮助他们走出生活的“阴影” 。力争帮助留守儿童树 立正确的生活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用真爱抚慰留守儿童脆弱的心,用真情为他们指明前进 的道路。但是对于广大的留守儿童来说,知心哥哥、知心姐姐的关爱仅是一种弥补,是对留 守儿童亲情缺失的一种弥补而已。 在家庭功能缺失的情况下, 强有力的综合性社会支持体系 的建立非常必要。建立起一个以基层政府、学校、社区、家庭、邻里为中心的留守儿童的监 护体系,特别是加强农村的社区建设,是有效填补留守儿童内心对爱、对亲情缺失的一种方 式。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农村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1、强化政府统筹管理,加大社会支持的力度。比如在城市中打工族密集的地方,增加 城市教育设施,降低打工子女的入学收费要标准,逐步改善民工子女就学条件。对未能入学 的民工子女可以通过开办寄宿制学校, 假期学校等, 逐步建立社会监管体制, 打破城乡体制, 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切实的市民待遇,


    注意事项

    本文(关于关注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为本站会员(毕***)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