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关于家庭暴力的调查关于家庭暴力的调查报告报告 一、家庭暴力的基本情况 通过社区座谈、问卷调查、上门约访等方式就家庭暴力 问题进行了调查。一是一是有歧视倾向的恶性辱骂,经常批评或 诋毁使其在众人面前难堪的有 68 人;二是二是受到伴侣经济控 制的有 12 人; 三是三是利用发怒或“发脾气”要挟你去做他要你做 的事情有 73 人;四是四是不允许跟亲人或朋友交往,或恶意攻 击你的家人或朋友的 44 人;五是五是遭遇肉体暴力现象较为严 重,其中冲突中遭殴打的有 36 人;六是六是毁坏个人财产或乱 仍东西的有 83 人;七是七是威胁伤害你,你的孩子,宠物,家庭 成员,朋友或他自己的有 22 人;八
2、是八是逼迫你在不情愿的情 况下与他发生性行为的有 19 人。 二、家庭暴力的主要特点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由于家庭暴力多发生在家庭的内部, 受害者往往无力或不愿公开,加之公众的漠视和司法机关的 介入不够,从而使家庭暴力与发生在社会上的暴力相比更具 有隐蔽性,复杂性和持久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五大特点: 一是一是家庭暴力的家庭性和违法性家庭暴力的家庭性和违法性。家庭性是指暴力行为 发生在具有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正是家庭 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 行为具有隐蔽的特点,也使得人们对于家庭暴力的态度同对 于其他暴力行为的态度具有很大的不同。有人认为,如果是 出于合理
3、的目的和动机,对家庭成员实施的暴力不属于家庭 2 暴力犯罪。 比如丈夫因为妻子的婚外恋而对妻子的毒打,父母 出于教育的目的而对子女的肉体惩罚等。笔者认为这是一种 误解,我们反对家庭暴力,是因为暴力行为本身侵害了家庭 成员的生命,健康和人格尊严。家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可 以通过不同的手段来进行解决和救济,但是决不能诉诸暴力 的手段,否则就具有违法性。 二二是是施暴者多为丈夫施暴者多为丈夫。根据我们调查统计,在目前的家 庭暴力事件中,丈夫对妻子实施暴力的占绝大多数,家庭暴 力的受害者 90%以上是女性。 三三是是家庭暴力具有隐蔽性家庭暴力具有隐蔽性。从调调查情况看,大多数受 害人认为,家庭暴力系个
4、人隐私,“家丑不可外扬”,如果反 映到司法机关, 会使家庭矛盾激化, 影响婚姻和家庭的稳定, 因而受害者大多采取忍耐态度。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 相关规定,家庭暴力行为除杀人和重伤外,司法机关大多作 为自诉案件处理,采取“不告不理”的做法。因此,家庭暴力 案件中,真正由司法机关介入处理的较少。 四四是是家庭暴力具有复杂性家庭暴力具有复杂性。由于家庭内部关系的复杂性 导致了家庭暴力发生的原因、实施的手段、产生的后果以及 造成的危害各不相同,使家庭暴力具有复杂性。 五五是是家庭暴力具有持久性家庭暴力具有持久性。通过对已暴露的家庭暴力进 行分析,我们能够发现这类案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家庭暴力 实施的时间
5、上具有持久性。由于受害者对家庭暴力无力反抗 或不愿公开,导致实施暴力行为者更加为所欲为,长时间地 对受害者施暴。 三、导致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 3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经过认真分析后认为产生家庭暴力 大致有以下原因: 一一是是没有经济地位是产生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没有经济地位是产生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女人没 有了经济地位,就成为男人的附属,男人在家庭中就有了绝 对的权威,这种没有制约的权利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膨 胀,男人为金钱而困惑,而把更多的不快发泄给女人。因为 女人没有为其直接创造价值,而女人在社会生活中为孩子, 为丈夫,为家庭同样也尽到了抚养,赡养的义务,女人也感 觉不公平,于是处理不好两者
6、的矛盾就会发生家庭暴力。 二二是是大男子主义加上女人的软弱是产生家庭暴力的重大男子主义加上女人的软弱是产生家庭暴力的重 要原因要原因。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男人是一家之主,封建的“三 从四德”等封建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男人不可动摇的地位滋长 了男人的霸气。女人的软弱,体现在几个方面:在家庭中缺 少决策意识;封建的男尊女卑意识;整天忙于家务不愿参与 社会的意识; 对男人的错误经常采取迁就的方法。 久而久之, 男人的大男子意识加上女人的软弱给家庭暴力提供了一个 滋生的土壤。 三三是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污染是产生家庭暴力的外部原因的污染是产生家庭暴力的外部原因。一些 人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而失去道德伦理,贪图享 乐,追求金钱和美色,在外包“二奶”,养情妇,对婚姻和家 庭毫无责任感,最终导致夫妻关系恶化,反目成仇。 四四是是基层社会防范控制乏力基层社会防范控制乏力。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家庭 暴力是家庭内部的私事,他人不好干预也难以解决,即所谓 “清官难断家务事”,致使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很少得到制裁, 从而助长了家庭暴力事件的增长。 4 五五是是施暴者的文化教育水平低施暴者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