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这个暑假, 想出去看看, 于是跟着潮流去做暑假工。 像我们这种, 啥都不会的“大学生” ,出去混可想而知有多艰难。打工只是一种磨 练的过程, 当然也想赚点零花钱。 对于结果, 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胸襟: 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一定非要用成功来作为自己的目标和要求。 人生 需要设计,但是这种设计不是凭空出来的,是需要成本的,失败就是 一种成本,有了成本的投入,就预示着的人生的收获即将开始。 现实很残酷。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板都总写着“有经验 者优先” ,可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 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 竞争中的经验
2、, 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的 走向社会,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 记得 老师曾说过学校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 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身份。而走 进企业,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但你得 去面对你从没面对过的一切。 记得在我校举行的招聘会上所反映出来 的其中一个问题是,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在校的理论学习有一定的 差距。 在这次实践中, 这一点我感受很深。 在学校, 理论学习的很多, 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的,而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 本上没学到的, 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
3、点都用不上的情况。或许工 作中运用到的只是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就能完成一项任务, 有时 候你会埋怨,实际操作这么简单,但为什么书本上的知识让人学的那 么吃力呢?也许老师是正确的,虽然大学不像在社会,但是总算是社 会的一部分。我们有了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认真消化,有平时作业的补 充,我们比别人具有了更高的起点, 有了更多知识去应付各种工作上 的问题。 说起我这个把月的打工生活,还真有点坎坷,说少了不干脆,说 多了都是泪啊!开始在一个家具厂做体力活,身体吃不消了。于是就 不干了,只坚持了一个礼拜。后来到一家纺织厂,这次就很轻松了, 和家具厂相比, 简直就是两极分化, 于是做了二十多天我就恋恋不舍 的
4、回家了。 时间不长, 但是我还是总结出那么几点, 算是学到的经验。 第一,要受得了批评,也就是脸皮要厚。在日常的工作中上级欺压、 责备下级是不可避免的,我在家具厂因为偷懒被骂了好几次。虽然事 实如此, 但是你做错了事就该受到批评。它让我明白到别人批评你或 是你听取他人的意见之后, 吸取教训, 永远不要再犯这个错误。 第二, 人际交往和待人处事要圆滑。在外面,你身边的人鱼龙混杂,不像学 校里那么单纯。与他们交往时,最好不要得罪人,他对你怎样,你就 对他怎样,这样你才不会吃亏。我工作遇到的同事,都蛮好的,挺交 心,对我很好,所以好多现在都有联系。当然也遇到伪君子,反正我 跟他半毛钱关系都没,不在乎
5、了。第三,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主动性 和积极性。对成功要有信心,要学会和周围的人沟通思想,敢想,敢 去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在纺织厂工作时,有道工序繁琐而 又没必要,我做了几天够呛,于是我和同事讨论,就想出了个简化工 序的方法,告诉主管,他很高兴,要升我的职。我最初的想法就是想 偷懒,这样我的工作轻松了,目的就达到了,其他的就是后话了。第 四,人脉很关键。现在出去无论干什么,没有“关系”做什么事都很 麻烦。出去过的人都知道,在外“老乡” 这个词很吃香,见面头一句: “你哪儿的?” ,似乎有了老乡这层关系,再疏远的人都可以像亲兄 弟亲姐妹那样相处,哪怕你们是同一个省或者市的,要是同一个县或
6、村的,那就更不必说了。我领工资时,总会遇到各种麻烦,要不就是 没做满多久多久要扣钱,或者财务批条要好几天, 于是我找到有点权 利的老乡,请他吃顿饭就和我称兄道弟了, 关于工资的事就迎刃而解 了。 打工的日子,有喜有忧,有欢乐,也有苦累,也许这就是打工生 活的全部吧,有些事情,必须要亲身体会才会明白。以前老听父母说 赚钱有多么多么不容易,自己也没什么感触,但是这次打工真是体会 到了血汗钱的含义了, 虽然不是第一次挣钱,可是任何一次没有比这 次挣得不容易。总之,出去混总的要有本事,没立足的资本很难适应 这个社会。你想干什么很重要,但是,你会干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要了解社会的需求和自己的所长, 就会很快找到现在大学生 缺少的社会知识和信息,在学校时从不关心社会情况,甚至连新闻都 懒得看, 更不用说社会锻炼, 所以当我面迈出校门的那一刻就迷失了 方向,拿着自己的简历不知何去何从,之知道自己学的专业,却不知 道自己能干什么,以至于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其次大学生暑假 打工为了升入了解社会,不应该眼高手低, 读了十几年书的我们有时 候被初中文凭的比下去,他可以缩减我们的傲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