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家电下乡暑期实践调查报告 实践目的 通过对家电下乡的调查,使自己更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加深对毛泽 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 针政策的认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还可以锻炼毅力、 培养品格,增长才干、关注民情,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培育创新精神,使自己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 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实践内容 一、 家电下乡的概念 家电下乡政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 是财政和贸易政策的创新突破。主要内容是,顺应农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 运用财政、贸易政策,引导和组织工商联手,开发、
2、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特 点、性能可靠、质量保证、物美价廉的家电产品,并提供满足农民需求的 流通和售后服务;对农民购买纳入补贴范围的家电产品给予一定比例(13%) 的财政补贴,以激活农民购买能力,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 发展。 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扩大农村消费、统筹国内外市场的一项重要举措。投标人应充分考虑农村 消费环境差异和农民消费水平特点,研究开发物美价廉、性能可靠、质量 保证、节能环保、操作简单的家电产品。同时,考虑到农民对于家电产品 使用成熟度较低,应加强和完善售后、维修及培训服务,确保农民买得放 心、用得满意。家电下乡与汽车下乡、摩托车下
3、乡,都是国务院作出的重 要决策,既是实现惠农强农目标的需要,也是拉动消费带动生产的一项重 要措施。 二、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创新之处 2 财政补贴家电下乡政策,是对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给予补贴。将补 贴品种和型号、补贴的比例、补贴资金的负担等政策设计好,将补贴流程 设计既科学合理,又简便易行,确保补贴资金及时拨付给农民是最关键的。 但家电下乡政策与其他对农民补贴政策的不同之处: 1、以往对农民的补贴主要侧重于生产,而家电下乡是对消费环节的补 贴,只有农民购买了家电才给补,直接拉动消费。 2、家电下乡利用财政政策杠杆,引导生产企业设计、开发、生产适合 农村消费的产品,完善售后服务,同时引导经销商健全
4、农村家电流通网络、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实现了财政政策与生产、贸易政策的结合,利民、利 企、利国,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这是这项政策的创新 所在。 三、全国推广家电下乡产品是如何确定的 前家电下乡的品种包括彩电、冰箱(含冰柜)、洗衣机、手机、电脑、 热水器、摩托车、空调。这八类产品是在对农民消费需求调查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以下方面因素确定的: 1、大部分中低收入农民消费升级所需的大件消费品。 2、产品单价较高,通过补贴能够有效调动中低收入农民购买积极性。 3、产品的技术、性能比较成熟,生产厂家比较集中,售后服务体系比 较完善,不会产生补贴产品购买后的质量、服务等纠纷。 4、农民消费
5、意愿较强,产品的销售增长潜力大。 5、产品的生产能力大,对出口依存度高,外贸摩擦较多。 四、怎样识别家电下乡产品 为了便于农民识别,商务部、财政部特别制定了家电下乡产品标识。 家电下乡产品外包装的正前面(手机的包装应为正上面即顶部)应印制家 电下乡中标产品标识及“财政部商务部家电下乡中标产品”字样(图一);洗 衣机、彩电、冰箱(冰柜)外包装的左侧面右上角应印制家电下乡产品说 明(图二);手机的外包装应在正前面印制家电下乡产品说明(图三); 3 家电下乡产品使用说明书封面左上角应增加家电下乡专用标识及“财政部商 务部家电下乡中标产品”字样, 右下角粘贴有“家电下乡产品标识卡” (图四) 。 五、
6、参加家电下乡的流通企业所必备的条件 承担销售任务的企业应具有较强实力、信誉好、农村市场网络健全, 既可以是家电零售企业,也可以是生产企业设立的经销公司或省级代理商。 基本条件是: (1)企业年家电产品销售额在本省位居前列,一般应在 5 亿元以上; (2)资信状况良好; (3)配送能力覆盖本省所有县(市); (4)销售服务网点原则上覆盖本省所有县(市),且网点规模、服务水平 等处当地前列。 4 六、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相关问题 1、家电下乡产品补贴数量限制与补贴标准 每户每类家电下乡产品补贴数量不得超过 2 台(件)。按照产品最终 销售价格的 13%给予补贴。 2、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时需携带的证件 农民购买试点产品后,在规定时间内,持购买产品的发票原件及复印 件、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包括居民身份证,户口簿或公安户籍管理部 门出具的证明)、补贴类家电产品专用标识卡、购买人储蓄存折以及管理 部门需要的其他材料,到户口所在地乡镇财政部门申报补贴。乡级财政部 门初核后,报县财政部门,县财政部门审核确认后,将补贴资金通过银行 发放到农民储蓄账户上。 3、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后如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