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村养老情况的调查农村养老情况的调查 一、调查背景一、调查背景 (一)社会背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问题,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农民的生活水平、生存状态如何,关乎整个社会 的文明发展程度。而由于受生活环境、经济状况、文化素养等方面的限制,农村老年人更是 社会的弱势群体。如今老龄化日益严重,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如何做到使广大的农民能够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 不仅是关系着尊老、 敬老美德能否得以继承发展的精神文明建设, 而且更关系着社会的稳定、 和谐发展的问题。
2、 (二)宏观政策背景 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提出,到 2009 年已经在全国 10%县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 险试点工作,再至 2010 年开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由试点开始逐步推广,新型农村养老保 险影响逐步扩大。 在新的社会转型期, “养儿防老”的意义日渐衰微,尤其是对于那些既无劳动能力、又 无人赡养的贫困老人来说,晚景更令人堪忧。而“新农保”制度是“保民生、保增长、保稳 定”的重要举措,对解决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有着重大意义。 二、调研内容二、调研内容 (一)调研准备 通过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及队员间的讨论,确定了这次调研的主题“农村养老情况的调 查” ,查看了相关文献并且阅览了网上的部分团队
3、的相关报告确定了这次调研所用的调研问 卷。最后,准备了一些到当地与居民谈话时的问题、注意事项。 (二)调研阶段 调查时间:2013 年 8 月 调查方式:文献调研法、问卷调研法、访谈法 调查目的:调研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状况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 我们的建议和意见,同时推广和宣扬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推行模式。 此活动开展期间, 我们主要是以问卷调查和访问的方式, 着重了解当地的养老保险政策 的实施现状, 如果实行是否愿意购买养老保险, 对现今养老保险政策的评价和期望来了解居 民对养老保险政策的基本认识以及居民们对养老的打算与计划。 与此同时, 我们还向居民宣 传养老保险政策的相关的制
4、度。 (三)结果分析 1.养老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主要还依赖家庭养老,家庭养老占 92% , 社会化养老的实行很有 限。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及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这种养老保障格局将受 到严峻挑战。 目前农村家庭养老有以下特点: (1)绝大多数老年人依托家庭养老; (2)老年人绝大部分与子女居住一起,且三代同堂家庭居多; (3)分而不离的家庭居多。 就现阶段中国农村养老的实践结果来看,家庭养老已被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养老方式。它 既能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满足老年人安享天伦之乐的宿愿,又能缓解并不富裕的中 国社会所要承担的养 老社会压力。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
5、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一方面农村人口流动幅度加大,子女不在老人身边的空巢家庭日渐增多, 家庭养老已受到不 同程度的威胁;另一方面,农村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家庭的规模趋向小型化、核心化, 这使 家庭养老的负担加重,再加上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致使部分年轻人可能无力承担或不愿承担 养老重任。 总之, 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功能呈现日渐削弱的趋势, 这就要求社会化养老的 普及和加强。 2存在的问题 (1)村民对于养老保险概念相当模糊,甚至不清不楚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 然而调查情况却不那么令人高兴,当我们向村民们提及“您是否有办理养老保险?”时,他
6、们大都面带疑色,并不了解究竟何谓养老保险。有的以为农村医疗保险就是养老保险,有的 以为是一般的商业保险。由此可见,当地居民对于养老保险的概念还相当模糊,甚至不清不 楚。 分析原因,主要还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太小,宣传力度不够。中国拥有世 界上数量最多的老年人口,其中百分之七十五在农村,据统计,未纳入社会保障的农村人口 还很多,建立社会保障网络的乡镇 1998 年仅占全国乡镇总数的百分之四十一。而现在农村 的老人其文化水平也并不高,多数是小学都没有毕业,既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也无法阅读 相关文献,电视上的新闻有时也是一知半解,没有专人的讲解,使得他们对农村养老保险的 事知之甚少。大大的减少他们应有的福利。 (2)村民对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实行工程不信任 但当我们试图使村民了解何谓农村养老保险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则表示如果有养老 保险,他们也不愿意购买。有的人是认为自己无法负担参保的资金,有的人却说要儿子养或 者自己劳动养活自己, 而更多是的对这个政策实行的不信任。 村民担心自己交了钱到时候自 己反而拿不到一分钱养老。 (3)四十岁左右的村民对自己的养老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