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学社会实践大学社会实践报告报告 实 践 课 题 关于刑法、刑事诉讼法的分析 关于刑法、刑事诉讼法的分析 2012 年 1 月至今,我不定期的到*人民法院旁听开庭。期间,我积极的做 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并一直在改进。 期间,我参加了几起案件的开庭审理,认真学习了正当而标准的司法程序, 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从抽象的理论回到了现实社会中,细致的了解了公 诉起诉的全过程及法庭庭审的各环节,认真观摩律师及检察官们的整个举证、辩 论过程,并掌握了相关法律的适用范围。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 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
2、 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总以为自己 学的不错, 一旦接触到实际, 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 这时才真正领悟到 “学 无止境”的含义。这也许是我一个人的感觉。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 学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是法学的发展是在实践中来完成的。所以,我们应当与实 践结合起来,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处理好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以课 堂为主题,通过实践将理论深化;力求实践内容与实践规模同步调进展。 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法律的普及也非常重要。我国为推进法治建设而进行 的普法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大成就。 人们的法制观念、 法律意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在普法的深度
3、与广度上还有一些不足。比如有些时候,人们对有些法律条文 是知道的,但却不知道如何适用它,以至于触犯法律;有时候人们对两个以上不 同法律对同一问题的规定不明白,不知道该适用哪一部法律,有一个案件就是这 样的, 被告人原是某村会计, 后来落选, 这样一些会计帐簿、 会计凭证需要移交, 但是他一直认为 会计法 是规定的要等帐目清算后再移交, 所以就坚持不交出, 结果被以隐匿会计帐簿、会计凭证罪逮捕。一个标的为 100 多万的承包项目,承 包人竟然没有与发包人签订合同,最后发包人赖账,拒绝付款。我问他当时为什 么没签, 他说以前都没有签过。 事后, 书记员告诉我, 像这种案件证据收集困难, 虽有工人的
4、证言, 但证据力度太小, 法官一般不予采纳, 可以说胜诉率非常的低。 我不禁感慨人心的险恶,更震惊人们的法律意识浅薄,他们虽然事后都会寻求帮 助,但大多数都为时已晚。我想,中国要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还有很长的一段 路要走。这两个案例就说明中国人的法律意识还很薄弱,我们的普法活动不能只 做表面文章,要深入实际,真真正正的让人们了解法律、法规的含义。并在这个 基础上,逐步确立人们对法律的信仰,确立法律神圣地位,只有这样法治建设才 有希望。 青少年犯罪是我此次实习中感触比较深的一个话题。 在实习中所接触的案件 中,有很大一部分案件的被告是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在一个抢劫案件中,两个 被告人均是二十几岁
5、。去掉被告人家庭和自身因素不说,我觉得社会是有一定责 任的。从八十年代初改革开始到八十年代末,这是一个重大变革的时期。这一段 时间对精神文明建设有些放松,也就是说,有些犯罪人在童年时期就有可能已经 沾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气。所以说, “教育从小抓起” ,不能只是一个口号,要真正 落到实处。 这短暂而又充实的庭审旁听,是我走向社会的生命桥梁,是我人生的一段最 重要的经历,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对将来在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向他人虚 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 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实习期 间,领导和干警们的教导是我一
6、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通过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 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 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法律最终是面向群众,服务大众,健全社会法治,为我国的“依法治国”政 策服务的。现代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是一个处处充满规则的社会,我们的 国家要与世界接轨,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培养必不可少。因此,对人才的培养,应 当面向实际,面向社会,面向国际。法学教育本身的实践性很强,所以采用理论 联系实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是可行的,向社会输送全面、合格、优 秀的高素质法学人才。 总之,本次实习是我一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经历,在实习的日子里,我逐渐 认识到扎实的专业基本功的重要性, 认识到对知识不断更新不断灵活加以运用的 重要性,认识到工作中具体操作技巧的形成和积累的必要,也认识到与人相处适 应社会的必要。首先,我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理论和实 际是不可分的,在实践中我的知识得到了巩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受到了锻炼; 其次,本次实习开阔了我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