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唐代田园诗的特点浅谈唐代田园诗的特点 目录:目录: 摘要 4 页 关键词 4 页 一、初唐田园诗的特点 4 页 二、盛唐田园诗的特点 6 页 三、中晚唐田园诗的特点 8 页 参考文献11 页 2 浅谈唐代田园诗的特点浅谈唐代田园诗的特点 摘要:摘要: 田园诗是中国古典诗歌最重要的题材之一,在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发展时期 后,它的创作在唐朝前后达到了高峰。在唐代三百多年中,山水田园诗也和唐代 的国势一样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的过程。 初唐时, 齐梁华靡的宫体诗仍风行一时, 但新时代的气息也开始在诗歌中展现出来。 最早体现出这一改变的是王绩的田园 诗野望 ,诗中反映出了新时代里和平安宁的生活气氛。诗里
2、朴素清新的风格 也为盛唐田园诗开了先路。其后,陈子昂的山水诗也以自拔于时代之外的气骨风 力为盛唐诗歌作者示范。盛唐是一个强盛时代,更是一个解放的时代,这一时期 的诗歌特色被形象的总结为“盛唐气象” ,而山水田园则是这时期重要的诗歌体 裁之一,真实的反映了大唐王朝开平盛世的安宁祥和。但田园诗到了中晚唐时期 发生了很大变化,最主要的就是渐渐失去了田园风光的优美,失去了田园生活的 和美,失去了田园中人们之间情感的淳美,开始转向对田园生活辛劳的描绘,转 向对乡村民生疾苦的关注,转向对劳动人民贫苦生活的同情。 关键词:关键词: 田园诗 特点 初唐 盛唐 中晚唐 提起田园,总让我们想到了小桥流水、炊烟袅袅
3、的小村庄,想到“狗吠深巷 中,鸡鸣桑树颠”的农家院落,想到桑麻茁壮、开满鲜花的广阔田野,当然 也有或因战乱、或因自然灾害的摧残而变得惨淡的荒原、变得凄凉的村落、变得 残破的农舍。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歌在我国的诗歌天地里,古往今来都是诗人们辛 勤耕耘的一个领域,而且代有收获,硕果累累。唐代田园诗虽然是在陶渊明的影 响之下, 它毕竟是唐诗中的一个重要题材领域, 诗人众多,佳作丰富, 成就突出。 一、一、 初唐田园诗的特点初唐田园诗的特点 初唐诗坛上,可以说是“田园”荒芜,禾苗稀疏,草木丛生。但王绩的一首 野望以朴素清新的风格为盛唐田园诗开了先路。初唐田园诗特色和地位可以 用袁行霈先生对王绩田园诗野望的
4、评价来概括: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 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 3 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 ,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 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 忽然遇见一位荆釵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 ” 王绩是一位由隋入唐的诗人,他的诗歌质朴清新,在当时的诗坛上可谓是出 淤泥而不染,不染梁、陈、华、靡华丽旧习,独树一帜。他的田园诗描写田园生 活的惬意、田园风景的优美。 野望中写道: “东皋薄暮望,徒依欲何依。树树 皆秋色,山山唯洛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
5、,长歌怀采薇。 ” 讲的是秋天的傍晚, 薄暮暝瞑, 行走在乡间的原野上, 放眼望去, 只见一片秋色, 落日的余晖给周围的环境涂抹上了一层淡淡的冷色。 牧人驱赶着成群的牛犊从野 外放牧返回,猎人的马上带着猎获的兽禽满载而归。这情景与诗经王风君 子于役中“日之夕矣,牛羊下来”的情景何等相似。在春日还庄中写的全 是农事:移草石,种稻梁,滋兰畹,造茅屋,温织室以浴蚕,暖蜜房以分蜂;而 “竹密连阶暗,花飞满宅香”则展现给人们的是多么温馨的农家小院。又如食 后诗曰: “田家无所有,晚食遂为常。菜剪三秋绿,飧炊白日黄。胡麻山耖样, 楚豆野鹿方。始暴松皮脯,新添杜若浆。葛花消酒毒,萸蒂发羹香。鼓腹聊乘兴, 宁
6、知逢世昌。 ”农家吃自己菜园子里种的新鲜蔬菜, “三秋绿”和“百日黄”真是 绝妙, 色彩鲜明, 指代有趣。 芝麻饭作干粮, 楚豆的滋味可以与野麋的肉香相比, 新鲜的松皮脯,刚采来的杜若浆,也只有山野中才能享用到。用葛花来解酒,以 茱萸花作香羹,如此美味,乘兴而食,其乐何及!在他的五绝小诗秋夜喜遇王 处士中写道: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干罢农活,荷锄归来,与乡间老友 不期而遇, 自然十分高兴, 此时一轮秋月朗照, 清光洒满了乡村, 周围流萤点点, 闪烁飘飞。给人万物自得、宁静安谧的感觉。诗人将自己的怡然之情融入了静美 之景,如盐着水,浑然无迹。 初唐田园诗较著名的还有王勃的春庄 :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 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描写了一派醉人的美妙春光,沉醉其中不知不觉中把一 切俗事抛开。 春园 : “山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