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东西方服装文化差异 XXX XXXX 专业 XXXX 班 指导教师:XXX 摘要摘要:通过对中、西服装造型结构的比较与研究, 使我们更深刻地看清中、西服装各自的特 点以及东西方人审美的特点, 征对两者的不同进行阐述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从而得出研究 的目的。 关键词:关键词:东西方 服装文化 文化差异 提起文化差异, 我们可能想到的太多太多, 风俗习惯、 传统节日、 饮食习惯、 服饰习惯、行为习惯等等。就服装文化而言,首先我们想到的是服装的款式、色 彩、 摸上去的质感。 其次, 服饰文化是自然物质按人的意识和行为组合而形成的, 服饰文化的生产方式, 如采集、种植、饲养、合成、织造等, 都是
2、对自然规律的 人为组合运用。再次, 服饰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心理、宗教、艺术、科 学等意识文化形态。尤其是审美因素, 它在服饰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由于中 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 其服饰文化观念上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研究中西方服 饰观念的异同, 有助于我们对中西方文化观念的进一步的认识。 一、一、 中西方服装文化差异的各种表现中西方服装文化差异的各种表现 1.11.1 中西方服饰的特色比较中西方服饰的特色比较 中西服装由于穿着观念不同,因此服装样式也各不相同。目前人们穿着的中 式服装和西式服装从式样结构、造型、色彩选择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各有特 点。这里就拿色彩和造型结构来讨论。 1.
3、11 色彩 中西方民族对服饰颜色的选择与使用有很大的差别, 很多人都在讨论造成这 种差别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文化环境、民族习惯等因素不同而导致。从古 至今,中国一直都有一种崇尚红色的民族心理。在中国服饰文化中,红色是最吉 祥、最喜庆、最吉贵的颜色。从婴儿出生的“挂红字” ,吃红鸡蛋、红花生,到 结婚、生日、节日,事事都需挂红。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红素热烈,象征着庄严、 吉祥、鲜艳,因此十分崇尚红色。在中国古代,被视为正色的青、赤、白、黑、 黄五种颜色中,黄色占独尊的地位。黄色在中国文化中是至尊、至贵的象征,是 帝王之色。如果说红、黄是中国传统阶层贵族的象征的话,那蓝色就是平民百姓 生活中最常
4、用的服饰色彩。蓝色符合中华民族一向对素雅、稳重色调偏爱的审美 心理。 用蓝色作为服饰的装饰之色, 符合中国古传统礼教制约下的人们的求平淡、 求朴素的审美情趣。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中国人对颜色的追求变得越来 越多样化,平时的穿衣选色也没有那门多的禁忌了。 如果说中国服饰文化及色彩上是讲究整体美、神韵美,讲究包容性,那么西 方服饰文化及色彩讲究的则是个性美、人体美。西方服饰在古罗马时期就奠定了 以白色寓意纯洁、紫色象征高贵的色彩偏爱,也就是说注重赋予色彩一定的情感 寓意。直至今日西方女性的婚妙礼服仍以白色作为主要用色。而紫色的至高地位 除了喜好以外很大程度是受当时染色水平的影响。与中国比较来
5、说,西方的服饰 色彩比较讲究个性,主要体现在突出性别个性和体现自我个性。性别个性主要表 现在男性要穿上沉稳色彩,而女性则要穿上丰富多彩的装扮。而自我个性主要表 现在“三不” :不分性别、不分季节、不分年龄。如今,出现了男女色彩交叉, 男装与女装争颜色的现象。例如砖红色、褐色的男西装配上鲜红色的领带;女性 则倾向于男性化着装,例如男女皆宜的牛仔裤等中性色彩的服饰。不分季节,表 现在冲破了传统的冬装、 夏服的概念, 冬季着裙、 夏季穿薄毛衣都是时髦的装扮。 不分年龄,突出表现在老年穿衣年轻化。老年人的衣着色彩越来越鲜艳。当然, 在当今的中国,这种现象也是同样越来越多了。 1.12 造型结构 中式服
6、装结构是整片式平面型的,重视二维空间效果,服装平直宽松。西式 服装结构是分割式立体型的,强调三维空间效果,服装比较适体。我国传统的中 式服装从古代深衣制时就采取了人体双臂平展、 两腿稍劈的立姿结构形式。 因此, 裁制成的服装是直线状、整片式、平面型的, 不大注重用服装表现人体的曲线结 构。服装穿在身上平直宽松、朴素简便、利于劳动。穿着中式服装举手抬腿, 蹲 坐跨行都很方便, 不受拘束。 中式服装的结构特征为, 上肩没有肩缝, 前后衣片 相连, 甚至连衣袖也是从衣身中连出, 如果衣料门幅不够宽, 则在左右衣袖的 两端再加袖长。 西式服装的结构是按照人体自然垂臂或半垂臂, 并足站立的姿势进行设计 的。由于西式服装非常强调符合体型, 因而服装结构非常复杂。它以人体结构的 躯干、 上肢、 下肢的各个主要部件, 并加上一些附属部件而构成整件衣服或裤子。 而各个主要部件也是按照人体外形轮廓的长短、大小、粗细构成不规则的筒状、 管状等立体形态。如由较粗大的胸围、臀围及较细小的腰围、更小的领围, 构成 不规则筒状的衣身、 圈状的衣领。 按臂、 腿的体型结构构成的上粗、 下细的袖管、 裤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