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应用科学技术改进采矿方法创效益 摘 要 矿井各项指标的良性走势源于技术的应用,源于先进设备的引 进,源于对新技术性能工艺的消化吸收,源于职工培训之后职工素质 的提高,所有这些都表明,坚持科学,坚持开拓创新,矿井才能安全、 和谐、快速发展。坚持优化设计与强化管理相结合,坚持应用先进技 术与淘汰落后工艺相结合,坚持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坚持清 洁生产与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在井下、地面各环节、各系统应用先 进技术、引进先进设备,全面提升了矿井的本质安全程度。我就围绕 这一主题, 粗略的介绍目前我所了解关于的煤矿开采及煤矿巷道掘进 的现状以及未来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薄煤层地质条件支护方式 回采
2、工艺 钻爆法 目 录 第第 1章章 绪论绪论 1 1.1 引言 1 1.2 研究现状 1 1.2.1 煤炭工业的行业性质. 1 1.2.2 煤矿分布与类型. 1 1.2.3 煤矿开采新技术应用. 2 1.2.4 环境问题. 2 第第 2章章 采煤工艺与掘进工艺采煤工艺与掘进工艺 . 3 2.1 回采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3 2.2 回采工作面参数及煤层情况 3 2.3 地质构造及其对开采的影响 5 2.4 回采工艺 5 2.5 全岩掘进施工 7 第第 3章章 顶板控制及支护形式顶板控制及支护形式 . 10 3.1 顶板支护设计 10 3.2 支护设备及数量.11 3.3 支护设备配套设备及规
3、格.11 3.4 全岩巷支护.11 第第 4章章 运输系统及劳动组运输系统及劳动组织织 . 12 4.1 回采工作面运输 12 4.2 掘进工作面运输 13 4.3 机电运输安全 13 4.4 劳动组织优化, 13 第第 5章章 通风与安全通风与安全 . 15 5.1 回采工作面通风 15 5.2 掘进通风 16 5.3 通风注意事项 16 5.4 矿井通风安全控制 17 5.5 通风安全管理 17 5.6 矿井通风系统评价综合指标 kq 的计算 17 第第 6章章 采煤掘进工作面灾害事故的总体防治采煤掘进工作面灾害事故的总体防治 . 19 6.1 瓦斯防治 19 6.2 顶板事故的防治 20
4、 6.3 煤尘防治 22 6.4 矿井火灾 23 致 谢 24 参考文献 25 1 第 1 章 绪论 1.1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国,煤炭产量约占全世界产量的 40,而我国又 是世界上煤矿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煤矿安全生产是整个安全生产的重中之 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这相应地要求 我国的采矿技术的飞速发展。这几年我国煤炭采矿设备正在向自动化、信息化、 大型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煤炭的开采强度和速得到极大的提高:但同时我们不 得不面对的是这几年中小煤矿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的局面。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 很多, 但主要与我国的中小煤矿设备革新慢、 适应性差、
5、技术不过关等因素有关。 生产技术的发展缓慢越来越成为我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也是广大技术 人员需要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1.2 研究现状 1.2.1 煤炭工业的行业性质 煤炭开采是资源性行业,煤矿的寿命取决于拥有的资源量;安全生产状况受 其资源条件的限制;煤炭资源条件差别很大,开采条件属中等偏下水平;大多数 煤矿远离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发展不平衡性在工业行业中十分突出。煤炭开采是 高危行业,煤矿存在瓦斯、顶板、自然发火、突水、爆炸等多种灾害隐患;致灾 因子共存于同一作业空间, 容易引发事故; 我国煤矿主要是并工矿, 开采深度深, 作业环境、照明等条件差,不利于生产安全;容易引起多种灾害的藕
6、合。 1.2.2 煤矿分布与类型 我国煤矿自然条件差,地质条件复杂。大型煤炭基地煤炭储量丰富、煤类齐 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区位优势明显,已具有一定的生产开发规模和配套 2 工程设施。我国煤炭资源赋存丰度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呈逆向分布特点,使煤炭 基地远离了煤炭消费市场,煤炭资源中心远离了煤炭消费中心;煤炭资源与水资 源呈逆向分布特点;煤层埋藏较深,适于露天开采的很少,适于露天开采的中、 高变质煤更少;共伴生矿产种类多,资源丰富。优质动力煤丰富,优质无烟煤何 优质炼焦用煤不多,属稀缺煤种,应当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加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煤炭企业应加快开发利用步伐,走以煤为本,综 合开发,多矿种经营的路子。 1.2.3 煤矿开采新技术应用 煤炭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它为许多重要工业部门提供原料和能源。 近年来,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综采、综放技术,普采、炮采工 艺有了极大地改进。立井施工中,一些矿区装备使用了大型绞车、提升机、井架 钻架,深孔光面爆破,大型抓岩机,锚喷和滑模筑壁等机械化作业线,岩巷施工 方面,以钻装锚机为主体的作业线,以凿岩台车